养殖甲鱼时,病毒防治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生物性疾病的防治
病毒性疾病的防治:主要为疱疹病、腮腺炎、出血病、红斑病等。治疗方法包括口服法和注射法。药饲每千克饲料加0.05-0.2克磺胺或呋喃或抗菌素药物治疗,每3-6天为一疗程。强迫性口服性则按每千克鳖体重日用量10-40毫克。注射卡那霉素或庆大霉素按每千克鳖体重10-15万单位,做后腿基窝部位腹腔注射较为安全。
细菌性疾病:主要为红脖子病、腐皮病、穿孔病、红底板病、白点病、白眼病、肺脓肿、肠炎、烂颈、败血症等。注射药物和口服药物与病毒性疾病大同小异,灵活用药。防治任何鳖病,两种药物(除合剂外)不可同时混用或连用,但口服用药可与全池泼洒消毒同时进行。
真菌性疾病:如肤霉病(白毛病、小霉病)、白斑病(毛霉病)等。因真菌附生在体表,可用亚甲兰4-6ppm、福尔马林万分之一浸1小时、生石灰2-5ppm、食盐水万分之五和小苏打万分之五合剂治疗。
寄生虫病:如钟形虫、聚缩虫、水蛭、绦虫等引起的病症。可用4ppm硫酸铜和1.5ppm硫酸亚铁合剂浸24小时、1ppm高锰酸钾浸20分钟。0.5-1ppm晶体敌百虫浸24小时、2.5%食盐水浸10分钟。体内绦虫病可用南瓜子4克(每千克体重用时)连喂三天治疗。
非生物性疾病的防治
变性脂肪症:由变质油脂、蚕蛹、饲料等引起,应注重饲料质量,不可添加动物性脂肪。
雄性激素过量症:会引起肝肿大、生殖器外露等症状,可用雄性激素拮抗剂治疗。
预防措施
把好苗种质量关:坚持自繁自育,杜绝疫病传染源。选购鳖苗时,应选择种质纯真、体质健壮、个体活跃、体型较大和无伤无病的第一、第二类鳖苗,尽量不进未经海关动检部门的境外鳖苗。
合理放养:根据养殖经验,一般稚鳖的放养密度控制在20-40只/平方米,幼鳖的放养密度不要超过15只/平方米,成鳖的养殖密度以2-3只/平方米,鱼鳖或虾鳖混养时,鳖种的放养数量掌握在300-500只/亩。
把好饲料质量关:饲料应选择信誉和质量过硬厂家生产的全价配合饲料。首先保证饲料新鲜不变质,颗粒大小适宜。其次是控制调整好投饲量。每天的投饲量主要根据鳖的摄食情况和水质、温度而定。
水质调控:甲鱼池水体要求微碱性,PH值要求在7.5-8.0,盐度要求在1.5%以下,温度要保持相对稳定。透明度以30-35厘米为宜,水色为黄绿色或黄褐色。溶氧尽量保持在4毫克/升以上。水质调节和底质改良:应用微生物制剂培养水质能提高水体的稳定性和自净能力。一般可用EM菌、芽孢杆菌、硝化细菌、产酶益生素等有益微生物制剂来降低水中的氨氮、亚硝酸盐的含量,有效分解底层有机质和其它有害物质。定期排污是控制水质的有效手段。
治疗方法
外用药物治疗:聚维酮碘加抗病生命液,连续泼洒两次。一瓶2亩水体使用。生命液同时配合使用肝胆黄金液加高抗维C,连续使用7-10天。
内服药物:减少饲料投喂量,改善水质管理。必须更换饲料和将鱼肉打碎一起内服,大量的实地处理中,发现及时的更换饲料,同时结合用药的方法处理,效果更佳。生命液加高抗维C,在加维E,在益生菌,加病毒灵和喹诺酮类抗生素。连续内服7到10天,效果明显。
通过以上综合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