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苗土鸡怎么养殖的

小苗土鸡的养殖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创造适宜的生长环境

温度控制:刚出壳的土鸡苗个体小,保温能力低,需要调节适宜的温度。最初几天内,温度应保持在35℃左右,以后每5天降低1℃,直至降至20℃左右。保温措施可以采用箱内铺垫干草或棉絮,并放置热水袋或电灯照明取暖。

湿度控制:保持育雏室湿度在60%-70%,湿度过低易导致啄羽啄肛,湿度过高则易引起呼吸道疾病或肠炎。可以通过在墙面喷洒热水来调节湿度。

提供充足的饮水和合理的日粮

饮水:雏鸡出壳后应尽快提供清洁的温水,水中可加入5%的葡萄糖和多维维生素或0.01%的高锰酸钾溶液,以缓解应急反应和促进胎粪排出。饮水器要随时保持清洁,并逐渐减少饲喂次数,每次喂料以八成饱为宜。

日粮:根据土鸡苗的营养需求,合理搭配日粮。最初几天可喂碎米,3日龄后改喂全颗料饲料。饲料应随时可供雏鸡自由采食,并逐渐减少饲喂次数。

适宜的光照

光照时间:刚出壳的土鸡苗一周内可全日24小时光照,并在每次喂饲前后各活动10-20分钟。一周后,若天气晴朗,白天可采用自然光照,每天至少晒一次太阳,逐渐延长光照时间,最终与自然光照一致。

光照强度:育雏室内的光照强度要适中,每平米2-4W,随着鸡苗生长逐渐减少光照时间。

通风换气

保持育雏室良好的通风,可以排出有害气体,降低湿度,减少疾病的发生。但要注意避免冷风直接吹到鸡苗身上。

疾病预防和免疫接种

疾病预防:在养殖过程中,要定期对育雏室进行消毒,密切观察鸡苗的精神状态、饮食和粪便情况,发现异常及时隔离治疗。

免疫接种:按照免疫程序及时为鸡苗接种疫苗,如马立克疫苗、新城疫和传支疫苗、禽流感H5、H9苗等,以提高成活率。

饲养管理

饲养方式:土鸡一般采用散养方式,可以在山上、丛林等地方放养。放养期要适当补充人工饲料,逐渐减少补料次数。

喂食时间:雏鸡期每日喂5-6次,放养期人工补料可逐渐减少至2-3次,注意早上少喂,晚上多喂。

通过以上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小苗土鸡的成活率,使其健康生长。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