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养殖蜜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场地选择与布局
选择周围2.5公里范围内有充足的主要蜜源和辅助蜜粉源的场地。
场地布局有单箱排列、双箱排列、交错排列和三箱排列等方式。
蜂群管理
补助饲养:在蜜源缺乏时,进行人工饲喂。方法包括补饲蜂蜜和糖浆。
奖励饲养:在蜂群繁殖期和蜜蜂生产期进行人工饲喂,一般给少量60%蜜液或50%的糖浆,早春时隔日1次,以后消耗增加,可每天1次。
饲喂花粉:补充蛋白质饲料,可用黄豆粉代替花粉。方法包括液喂和饼喂。
蜂王培育
从无病强群中选择蜜蜂组织哺育群,或称育王群。
选择具有1日龄的幼虫移植于王台基内,喂以王浆,经过1~2日,再转移到有蜂王哺育群继续哺育。
人工分蜂
在蜂群发展到10框蜂以上,主要流蜜期开始前约1个月进行。
从强壮蜂群提出几框带蜂的蛹脾和1~2框蜜粉脾,放入新蜂箱内,再放入1只已产卵的新蜂王或成熟王台,然后搬离原场地,并在黑暗凉爽的室内关闭2~3天,防止蜜蜂飞回原巢,即成为新蜂群。
蜂产品采集
蜂王浆生产:利用人工育王原理,诱使蜜蜂分泌蜂王浆饲喂蜂王幼虫,并适时采收。通常在春末夏初、平均气温达20℃以上、外界具有一定的蜜粉源时在强群中进行。先用隔王板把蜂箱分隔成产卵区和产浆区,把蜂王限制在产卵区内,工蜂则可进入产浆区。然后把产浆框放入产浆区,每框有3~5条王台板,每条王台板粘有20~30个王台基,每个王台基内移入1条1日龄以内的幼虫。工蜂即本能地分泌蜂王浆喂饲幼虫。约经60~72小时采收1次蜂王浆。新鲜蜂王浆宜在-18~4℃的温度保存。
环境控制
透气:在南方冬季,气温回暖后打开蜂箱透气,排出潮湿空气。
检查:在气温回暖后及时检查蜂箱内情况,确保蜜蜂健康。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实现人工养殖蜜蜂,并获得蜂产品如蜂蜜、蜂王浆、蜂花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