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鲟养殖的喂食方法如下:
活体饲料
中华鲟最喜欢吃的食物包括无脊椎动物如 水蚤、 水虱、 水蚯蚓,以及小鱼、小虾、小蟹等。
人工养殖时,可以选择投喂螺类、蚌类、贝类、蜗牛、红虫、蚯蚓等。
合成饲料
除了动物性饲料,也可以投喂一些合成的饲料,以保证营养均衡,但中华鲟对合成饲料的兴趣不高,饲养者可以混合动物性饲料一起投喂。
投喂次数与时间
由于中华鲟摄食较慢,配合饲料的投喂次数以少量多次为宜,每天从7时至21时投喂6—8次,春秋季鱼摄食旺盛时次数宜多些,冬夏季食欲不佳时次数可少些。
饲料种类与颗粒大小
人工配合颗粒料主要原料包括鱼粉、酵母、血粉、小麦、玉米等,蛋白质含量为42%-45%,颗粒料在水中的稳定性要高,要保持半小时以上。
饲料颗粒大小应随着鱼体的增大适当调整,前期直径为15mm,后期逐渐增大到3mm。
喂食量与水质管理
投喂量需要根据天气情况、水质情况、鱼的密度而定。
每天需要巡视3次,特别是在夏天的夜晚,如果中华鲟有浮头的现象,需要立即检查水中溶氧量是否过低。
食性驯化
鲟鱼苗开食后就可以直接投喂人工配合饲料,前期多用活饵,比如浮游动物或切碎的水蚯蚓投喂,逐步完成从活饵到配合饲料的食性驯化。
通过以上方法,可以有效地投喂中华鲟,保证其健康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