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幼小的鸡仔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温度控制
初生雏鸡对温度非常敏感,需要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以维持体温。前一周内,育雏箱内的温度应控制在32-35摄氏度之间,随后每周逐渐降低2-3度,直到与室温相近。可以使用保温灯或加热垫来调节温度,并确保小鸡能够自由躲避热源,以防过热。同时,保持饲养箱内的空气流通,避免湿度过高导致细菌滋生。
湿度控制
适宜的相对湿度为55-65%。若湿度太大,空气不流通,雏鸡容易感染病;若太干燥,鸡体内水分散发量大,不利于雏鸡的生长。可以通过饮水器不断水、加厚干燥的垫料并及时清理潮湿垫料来调节湿度。
光照管理
日光照射可以增温、增加食欲,利于消化,促进钙磷代谢、维持正常生长发育,并能杀菌。一周龄内的雏鸡可全日24小时光照,并在每次喂饲前后各活动10-20分钟。一周以后,若天气晴朗,温度许可的情况下,白天采用自然光照即可,最好每天能晒一次太阳。20日龄前每天可使雏鸡活动6-7小时,20日龄以后,晴天可整天活动,但中午炎热时节应遮光休息2-3小时。
饲料与饮水
雏鸡出壳后24小时内开始喂食最好,要喂容易消化的饲料和一定数量的青绿饲料。初期可将饲料用温水泡软后喂食,帮助小鸡适应固体食物。饮水宜先用温开水,以后可逐渐改用新鲜清洁凉水,同时防止雏鸡弄湿羽毛。雏鸡的饮料配合要求较高的能量和较高的蛋白质,一般日粮中,谷实类为50~60%;糠麸类为5~10%;油饼类为20~25%;动物性饲料为7~20%;骨粉、贝壳粉为4~5%;食盐为0.3~0.5%。青饲料另外加喂,尤其没有维生素添加剂时,不能断喂青料,喂量约为精饲料的30~50%。
疾病预防
每天清扫粪便及垫料,保证环境清洁,同时保证育雏舍的通风透气性。3―20日龄的小鸡饮水或饲料中要交替使用预防雏鸡白痢、大肠杆菌、球虫、慢性呼吸道疾病。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如鸡疫免、弱毒疫苗接种等。
日常管理
及时分群,分出强弱剔病鸡,经常运动日光见。保持鸡舍防潮保干燥,干细沙子定期垫,严防鼠猫人来扰,随时观察保平安。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细致管理,可以有效提高幼小鸡仔的成活率,使其健康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