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冬天养殖雏鸡时,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进行加温:
提前预热鸡舍
提前两天开始预热鸡舍,首先将温度升高到37-38摄氏度,保持2个小时,然后打开排气扇降温到30摄氏度左右,再加温到35摄氏度左右,最后用排风扇降温到30摄氏度并保持稳定。
均匀升温
对于面积较大的养殖场,可以使用内循环风机,使下边的冷风和上边的暖风混合均匀,减少鸡舍局部温差,避免小鸡因腹部受凉而出现腹泻等问题。
设施预热
除了对鸡舍内的空气进行加温外,还要对鸡舍内的硬件设施进行加温,包括网床、笼具、水线料槽、墙壁地面等,这样小鸡进来后就不会接触冰冷的设施表面,有利于缓解应激和卵黄吸收。
合理控温
育雏期间,温度要逐渐降低,以适应小鸡的成长。进苗前3天保持育雏室内温度稳定在30-32摄氏度,第4天开始每天下降1-2摄氏度。同时,要定期检查温度计的准确性,确保实际温度与温度计一致。
适宜湿度
湿度对小鸡的成长也有很大影响。第一周湿度应保持在70-75%,第二周65-70%,第三周以后55-60%。湿度过高或过低都可能导致小鸡出现健康问题。
通风换气
在保持温度和湿度的同时,还要注意通风换气,保持鸡舍内空气新鲜,防止疾病的发生。
使用加温设备
可以采用煤炉供暖、电热伞、热风炉供暖、保温灯、燃油热风机等多种方式加温。各种方式有各自的优缺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式。例如,煤炉供暖成本低廉但存在一氧化碳中毒风险;电热伞适合小散户且加热均匀;热风炉供暖适合大型养殖场且加热范围广;保温灯使用灵活但功率大且费用高;燃油热风机适合大面积育雏且可以实现自动控温。
安装温控器和导风管
利用温控器控制鸡舍的温度和通风量,实现最小通风量管理。安装导风管可以有利于最小通风量的控制,同时又避免冷风直接吹到鸡的身上,降低鸡的应激反应。
推广吊烟筒
如果采用火炉供暖,要尽量延长烟筒在舍内的循环长度,使煤燃烧产生的热量尽可能散发在鸡舍内,减少热能的浪费。
循序渐进脱温
随着鸡群日龄增大,需求温度逐渐降低,脱温要逐渐进行,注意不要使环境温度发生剧烈的变化,以免引起食滞、消化不良等问题。
通过以上方法,可以有效地在冬天为雏鸡提供一个温暖、舒适、健康的生长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