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里小田螺的养殖方法如下:
场地选择
选择水源充足、水质好的地方,避免在流动性不强的水域养殖。
场地可以是缓流水的池塘或水田,水深一般保证在20厘米以上。
种草
在养殖田螺的场地中种上一些水草,水草可以提供躲避场所,并且其嫩叶可以作为田螺的饲料。
放种
田螺种密度的大小直接关系到田螺繁殖及收获数量。一般放养300~350斤/亩种苗,任其自然繁殖。
每平方米放养100-120个种螺,同时每平方米养夏花鲢鳙鱼种5尾左右。
食物投喂
田螺的食物包括水中的腐殖质、浮游生物,以及人工投喂的蔬菜、水果、米糠、豆粉等。
建议以肥水、栽种水草培育天然食物为主,以人工投喂为辅,做到天然和人工投喂相结合。
投喂量一般为田螺总量的1%到3%,2到3天投喂一次。
疾病防治
田螺疾病较少,但在高密度养殖时,需注意缺氧问题和防止田螺外逃。
保持水中有足够的含氧量,定期检查水质参数,包括氧气含量、温度、pH值等。
日常管理
根据天气变化调节好水质、水温,控制好水位。
定期清洁养殖容器,清除残渣、废物和杂质,保持容器内部清洁。
收获和储存
当田螺重10克以上时,可分批采拾上市。
采拾时放干池水,直接下池采拾即可。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在河里成功养殖小田螺。在整个养殖过程中,保持水质清洁和稳定至关重要,同时要注意合理投喂饲料和及时防治疾病,以确保田螺健康生长和高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