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天养殖蚯蚓的方法如下:
选择场地
地势:选择地势高爽、排水良好的地方,避免低洼地带和水患风险。
土质:土质要结实,无渗漏或坍塌,也不能太干燥。
环境:选择背风向阳的地方,夏天要荫凉,冬天要背风保温。
封闭性:为防止蚯蚓逃走和天敌侵袭,养殖场应围成封闭空间,可砌砖墙或建造水塘。
养殖床设计
垄式养殖:初建垄宽1米,高0.3米,随着上料和喷水,垄宽可达1.5米,高0.3-0.5米,垄间距与垄宽为1:1。
箱式养殖:根据箱体尺寸铺设养殖床,注意保持适宜的密度和通风。
蚯蚓品种选择
推荐品种:选择繁殖率高、耐热抗寒、定居性好的品种,如“大平二号”。
饲料与基质
饲料:使用未经发酵的牛粪、马粪、猪粪等,保持适当湿度,避免发热。
基质:基质应保持60-70%的湿度,pH值控制在6-8之间。
环境控制
温度:控制在15-27℃之间,夏季避免阳光直射,冬季进行防寒处理。
湿度:保持60-70%的湿度,避免过干或过湿。
通风:每天进行3-4次通风,保持空气流通。
养殖密度
垄式养殖:每平方米约1万条。
箱式养殖:高密度养殖每平方米可达3万条以上。
喂养与补充
初次放料:厚度在20厘米左右,每平方米放养2万条红蚯蚓。
饲料补充:定期检查饲料,及时添加新鲜的未经发酵的饲料,保持饲料的湿润和营养。
收获与利用
收获:三、四个月后可收获一批成年蚯蚓,剩下的蚯蚓粪是优质有机肥料。
利用:蚯蚓粪可用于栽培绿色食品或有机蔬菜,或作为饲料蛋白添加剂。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在露天环境下成功养殖蚯蚓,并获取高质量的蚯蚓产品及其副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