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白对虾棚的养殖方法如下:
设施建设
养殖池:选择南北走向,面积3~5亩,长宽比2:1,池深1.8~2.0米,配备完善的进排水系统。
日光温室大棚:在大塘靠北一边内修一小塘,小塘宽8米左右,长即大塘的宽,池深1米。大塘塘埂上方拉钢绳,用木桩固定,作为小塘搭设塑料大棚的屋脊。棚顶覆盖两层网片和白色塑料薄膜,薄膜上再加一层网片,棚的两头用薄膜封好,保证保温效果。
增氧设备:在小塘塘底每隔1.5米设置直径2厘米的PVC管,管子打孔,连接压缩泵用于增氧。
虾苗放养
清塘与水质培育:在浙北地区,3月中旬前完成设施建设,月底前清塘,使用石灰或漂白粉消毒,1周后进水,施有机肥和生物制剂,使池水呈稳定的黄绿色或茶褐色。
放苗条件:四月份,当外界气温升到20℃以上,棚内水温基本保持在20℃左右时放苗。放苗时,大棚内的水温与育苗场的水温相差不得超过2℃。
放养密度:按照大塘面积亩放3.5万尾计,放足虾苗。
大棚管理
温度控制:大棚内水温应保持在25℃左右,使用压缩泵和PVC管进行增氧。
饲料投喂:每天为对虾提供六次饲料,饲料应碾成粉末后投放在养殖池中。
疾病预防:定期向养殖池中泼洒灭菌、消毒药剂,消灭环境的细菌和病毒。定期查看对虾的生长状态,发现病害时及时控制。
其他注意事项
越冬管理:冬棚搭建应在10月底以前完成,11月初开始入棚,水温达18℃时入棚最理想。入棚后,水温保持在23℃以上,有利于对虾生长。
通风与保温:养殖期间应保持棚内通风透气,避免全封闭覆盖大棚。
水质管理:定期进行肥水、调水、改底,保持水质稳定,定期使用底氧99、底霸99、黑底净等改底产品,使用光合菌王、高纯芽孢杆菌等调水。
通过以上步骤和措施,可以有效地进行南美白对虾的棚内养殖,提高养殖成功率和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