鹌鹑蛋幼苗的养殖方法如下:
温度控制
孵化后的3天内,温度应控制在36-37℃。
4-10天内,温度应控制在32-35℃。
之后每周下降2-3℃,直到环境温度保持在22-25℃。
湿度控制
鹌鹑在育雏前期,由于室温较高,排泄物较少,室内较干燥,因此需要在地面上适当洒水,将相对湿度控制在60-65%左右。
随着鹌鹑排泄量的增加,湿度可以控制在55-60%左右。
饮水和开食
鹌鹑出壳后,应先提供凉开水,水温控制在37℃左右,自由饮用1天,以杀灭肠道细菌并促进胎粪排出。
第二天开始提供开口药和电解多维兑水,也可以使用红糖水或葡萄糖水。
3天后逐渐过渡到正常饲料,饲料应薄厚适中,避免太薄导致采食困难或太厚导致迷眼。
疫苗和药物
鹌鹑雏鸟体质较弱,需要及时注射疫苗和预防药物,根据当地疾病流行情况选择合适的疫苗,但不宜同一天接种两种疫苗。
通风换气
孵化前8天要定时打开通风口换气,后8天要经常换气,以保持空气新鲜。
翻蛋和凉蛋
从种蛋入孵开始至出雏前2-3天落盘时,每昼夜翻蛋4-12次。
出壳前一天可将湿度提高到80%,凉蛋时可用眼皮试温,稍感凉意即可。
验蛋和出雏
入孵后5-7天进行第一次照蛋,淘汰无精蛋和死胚蛋。
入孵12-13天进行第二次照蛋,淘汰中死蛋。
孵化15天后落盘,将蛋从蛋盘中取出放入出雏盘中,加大孵化器湿度到80%直至出雏,初生鹑毛干后即可取出。
育雏密度和饲养管理
每平方米育雏密度不宜超过200只,分成四个小组,每组50只,以提高成活率。
育雏笼内铺粗布,避免使用光滑的纸,以防撇腿。
7日龄后撤掉布,换用饲槽或料塔饲喂,饲料以米粒大小为宜,洒料厚度0.5cm,面积不宜太大。
光照管理
1-5日龄24小时光照,6-10日龄光照不低于23小时,11-20日龄光照不低于21小时。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地养殖鹌鹑蛋幼苗,提高其成活率和生长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