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污水的处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方法以达到环保排放标准。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养殖污水处理方法:
物理处理法
格栅与筛网:通过格栅和筛网拦截污水中较大的悬浮物和固体颗粒,如粪便、饲料残渣等,防止其进入后续处理设施,造成堵塞。
沉淀法:利用重力作用,使污水中的悬浮固体在沉淀池内自然沉降,与水分离。沉淀法可分为自然沉淀和混凝沉淀。自然沉淀是污水在沉淀池中静置一段时间,使悬浮物自然下沉;混凝沉淀则是在污水中加入混凝剂,如聚合氯化铝、聚丙烯酰胺等,使悬浮物凝聚成较大的颗粒,加速沉淀。
气浮法:通过向污水中通入空气,产生微小气泡,使污水中的悬浮物附着在气泡上,随气泡上浮到水面,然后用刮渣设备将其去除。气浮法对于去除污水中的油脂、蛋白质等较轻的悬浮物效果较好。
化学处理法
混凝沉淀:向污水中加入混凝剂,使污水中的细小悬浮物和胶体颗粒凝聚成较大的颗粒,然后通过沉淀去除。这种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处理效果明显的优点,尤其适用于去除有机物和悬浮物。
氧化还原:利用氧化剂(如氯气、臭氧等)或还原剂(如亚硫酸钠等)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和有害物质。例如,用氯气、臭氧等氧化剂可以消毒杀菌,去除部分有机物;用亚硫酸钠等还原剂可以去除污水中的重金属离子。
氯化物消毒:将氯化铁等氯化物倒入污水中,以浓缩杂质,从而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生物处理法
好氧生物处理:在有氧条件下,利用好氧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将污水中的有机物分解为二氧化碳、水和细胞物质等。常见的好氧生物处理工艺有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等。活性污泥法是污水与活性污泥混合,在曝气池中通入空气,使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充分接触污水中的有机物,进行分解代谢。经过一段时间的曝气反应后,污水进入二沉池进行沉淀,活性污泥沉淀到池底,回流至曝气池前端继续参与反应,上清液则作为处理后的出水排放。生物膜法则是通过在载体表面培养生物膜,污水流经生物膜时,有机物被生物膜中的微生物吸附、分解。
厌氧处理:在无氧条件下,利用厌氧微生物将污水中的有机物分解为甲烷、二氧化碳等气体和少量稳定物质。厌氧反应器又称好氧接触式厌氧发酵池,它是将厌氧微生物直接置入曝气池中并投加适量的厌氧营养成分后将其吸附到臭气当中,然后再通过搅拌均匀后排出体外。
其他处理方法
自然处理法:利用大自然(天然水体、土壤等)的微生物进行降解,如将有机污染物转化为无机质而进入生化系统。
膜分离法:用超滤装置对各种水样中的悬浮颗粒和胶体物质实现固液分离的技术。
氧化塘法:利用厌氧菌将水中可分解的有害有机化合物转化成二氧化碳和水。
建议
组合工艺:根据养殖场的实际情况和污水特性,可以选择合适的处理工艺组合,以达到最佳的处理效果。例如,可以采用物理处理法进行初步处理,然后结合生物处理法和化学处理法进行深度处理。
资源化利用:处理后的废水应尽量进行资源化利用,如灌溉还田、鱼塘养鱼或回用于冲洗畜禽舍等,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加强管理:加强对养殖场的管理和监督,提高养殖从业人员的环保意识,建立健全的污水处理制度,也是解决养殖污水排放不达标问题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