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小螃蟹时,选择养殖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如下:
养殖环境的选择
池塘条件:选择水源充足、水质良好、进出水方便、面积以1—5亩为宜、水深1—1.5米、池底为沙壤土或砂砾土的池塘。池塘四周应建防逃设施,如砖墙、塑料薄膜等,进出水口需用铁丝网拦好。
水质要求:水质要求较高,pH值应在7.5—8.5之间,溶解氧含量在5毫克/升以上。定期检测水质,并进行换水,保持水质清新。可以在池塘中种植一些水生植物,如伊乐藻、苦草等,以净化水质并提供栖息场所。
蟹苗的选择与投放
蟹苗选择:选择体质健壮、附肢齐全、规格整齐、无病无伤的蟹苗。一般选择长江水系的中华绒螯蟹苗种,规格以每公斤120 - 160只为宜。购买蟹苗时,要选择正规的苗种场,并进行抽样检查。
蟹苗投放:投放时间一般在每年的2 - 3月。投放前,应对池塘进行消毒处理,可以使用生石灰或漂白粉进行消毒。消毒后,待毒性消失后再投放蟹苗。投放密度根据池塘条件和养殖技术水平而定,一般每亩投放蟹苗800 - 1200只。
养殖管理技术
水质把控:定期进行水质检测和消毒,保持水质干净,避免产生水质问题。使用漂白粉等药物对池塘进行消毒,并保证水质的pH值和溶解氧含量。
蟹病防治:坚持预防为主,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在不同生长阶段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预防,如定期使用生石灰或漂白粉进行水体消毒。
饲料投喂:河蟹是杂食性动物,主要投喂杂鱼虾、饼粕、土豆、小麦等饲料。投喂时把饵料投放在接近水位线的土坡上或浅水处,每天投喂1-2次,根据情况适度掌握。
敌害与病害的防治
敌害防治:河蟹的敌害主要有水老鼠、青蛙、鸟类等,应采取药饵毒杀及人工捕捉等方法进行防治。
病害防治:常见的疾病有聚缩虫、单缩虫、蟹奴虫、红丝虫、溶壳病、黑斑病等。在蟹苗和幼蟹阶段,重点是预防,定期换水和使用生石灰等消毒剂。一旦发现病害,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治疗。
其他注意事项
防逃设施:池塘四周应建有牢固的防逃设施,防止螃蟹逃逸。防逃墙的高度应在50 - 60厘米左右,并且要埋入地下10 - 15厘米。
水质调节:定期换水,保持水质清新,透明度要在40厘米以上。使用生石灰或漂白粉进行水体消毒,保持水质稳定。
环境丰富化:在容器中添加一些水草、石头和贝壳,为螃蟹提供藏身和玩耍的场所,同时也有助于水质的净化。
通过以上步骤和注意事项,可以有效提高小螃蟹的养殖成功率,确保螃蟹健康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