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大棚鸽子的管理需要综合考虑鸽舍建设、饲料配制、饲喂方式、保健砂管理、疾病防治以及日常清洁等多个方面。以下是一些关键的管理措施:
鸽舍建设
选址:选择安静且交通便利的地方,避免鸽子逃逸。
鸽舍结构:建议采用立体式养殖,使用金属笼养,并设置适当的运动空间。大棚养殖可以降低建设成本,同时保持干燥和通风。
防逃措施:确保鸽舍周围封闭良好,防止鸽子逃逸。
饲料配制与饲喂
饲料选择:选用多种饲料混合,如绿豆、豌豆、小麦、玉米、黄豆、大米、高粱等,配成颗粒料以避免挑食。
饲喂方式:日喂3次,定时定量,具体时间为早上7:30、中午2:00、晚上6:00。非培育期每对鸽喂40克左右,培育期可适当增加饲料量。
饲料浸泡:如果使用非颗粒料,在喂之前应先用温水浸泡30分钟,稍晾干后再饲喂,有利于乳鸽消化。
保健砂管理
配方:在繁殖期,保健砂的配方包括河沙35%、黄泥20%、贝壳粉15%、食盐5%、石灰胆草0.5%、石膏粉2%、蛋壳粉2%、骨粉2%、木炭粉6%、鱼粉5%、甘草1%、生长素1.5%、土霉素钙盐0.6%、酵母片0.4%。
投放:每天投放一次新鲜保健砂,保持干燥和清洁,避免霉变。
疾病防治
预防措施: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如鸽新城疫和鸽痘疫苗,根据鸽子年龄和健康状况进行适量注射。
日常观察:注意观察鸽子的精神状态、饮食状况、粪便颜色与外形等,及时发现并隔离病鸽,防止疾病传播。
日常清洁与消毒
清洁:每隔两到三天清理一次鸽舍,每半个月彻底消毒一次。
消毒:使用熟石灰或除虫剂进行消毒,保持鸽舍干燥和清洁。
环境控制
通风:保持良好的通风,避免潮湿和氨气积聚。
光照:塑料大棚内应保证充足的光照,促进鸽子健康生长和繁殖。
温度控制:根据季节变化调整大棚内的温度,夏季适当遮阴,冬季增加保暖措施。
种鸽选择与淘汰
选留标准:选择年产蛋窝数高、蛋重、受精率高、孵化率和仔鸽成活率好的种鸽。
定期整顿:及时淘汰生产性能差的种鸽,保持鸽群健康。
通过以上管理措施,可以有效提高大棚养殖鸽子的效率和成功率,确保鸽子的健康和繁殖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