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水稻养殖要好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选择品种
选择偏大穗型、分蘖力强、抗病耐寒性能好的中早熟优质米品种。要求纯度95%以上,净度95%以上,发芽率85%以上,含水量15%以下。
种子处理
播种前晒种2-3天,风选、盐水或黄泥水选种。然后用2%5使百克乳油2毫升或2%保克乳油25毫升兑水1公斤浸种8公斤,然后催芽。
苗床准备
选择与整地:在旱田地或水田地固定苗床,要培育永久育苗地,位置固定,常年培肥。本田育苗时要填土加高5厘米做高台育苗床。浅翻8-10厘米旱耙,达到细碎平整。3-20日前扣棚增温。
床土配制及做床:选用沃必达、苗必壮等壮秧剂,与过筛细土按比例混拌均匀,达到一次性完成调酸、施肥、消毒等作业。每平方米苗床播芽籽20克,播种时将种子压入土中使种子充分与土壤接触,最后覆盖0.5厘米厚的过筛无草籽细土。当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5℃时即可播种,一般在4月中旬左右。播种后浇透水,覆盖1层完整的地膜保温保湿。
大棚管理
灌溉:插秧后及时灌水至秧苗茎叶分蘖处,返青后水层保持3米。减数分裂期遇1℃以下低温,及时灌1-2厘米水。
温度控制:水稻喜温暖,幼苗发芽最低温度为10-12℃,最适温度为28-32℃,穗分化的适温必须在30℃左右。低温会使其枝梗和颖花分化延长。大棚内应安装温度控制系统,确保温度适宜。
光照:水稻属于喜阳作物,比较适合在短日照的环境下进行生长。大棚应选择透光性好的材料,并确保每天接受足够的光照时间。
水分管理:水稻喜湿润,当土壤湿度低于田间持水量的一半时,水稻的光合作用效率开始下降。但也不耐涝,大雨时需采取排水措施,避免产生积水导致烂根。使用地膜覆盖可以保持土壤湿度和温度,减少浇水次数。
病虫害防治
定期检查水稻生长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病虫害。使用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确保水稻健康生长。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细致管理,大棚水稻不仅产量高,而且稻穗饱满、色泽光亮,具有较好的观赏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