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养殖鸵鸟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场地选择
地势与排水:选择地势高、排水便捷、通风良好的区域,铺平沙质土以便排水和鸵鸟行走。
环境要求:避开居住小区和工业区,保持周围环境清静,有一定的倾斜度,便于排水和通风。
区域划分:养殖场应有系统分区,包括入睡区、运动区、休息室等。运动区要够大,以便鸵鸟尽情奔跑。
围栏搭建
围栏高度:一般在1.5 - 2米左右,可使用金属网或木栅栏。
稳定性:每隔3 - 5米设置一根立柱,增强围栏的稳定性。
底部处理:围栏底部要埋入地下约30厘米,防止鸵鸟从底部钻出。
鸟舍建设
宽敞明亮:为鸵鸟提供舒适的休息和繁殖空间,采用开放式设计,保证空气流通。
地面铺设:地面铺设沙子或干草,便于清洁和保暖。
栖息架:设置栖息架,供鸵鸟休息和活动。
饲料管理
饲料种类:鸵鸟是草食性动物,饲料主要包括粗饲料和精饲料。粗饲料可以选择玉米秸秆、稻草、紫花苜蓿等,精饲料则包括玉米、豆粕、豆饼、大豆粉、预混料等。此外,还可搭配蔬菜和水果以提供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饲料配比:根据鸵鸟的生长阶段和实际情况,合理搭配饲料比例。一般来说,青草和干草的比例可以占鸵鸟饲料的60~70%,谷物和豆类的比例可以占20~30%,蔬菜和水果的比例可以占10%左右。
新鲜度:每天要保证饲料的新鲜度,根据鸵鸟的生长阶段合理搭配饲料。
饮水设施
自动供水系统:设计自动供水系统,以减少劳动强度,确保鸵鸟随时能够饮用到清洁的水。
繁殖管理
繁殖季节:鸵鸟的繁殖季节通常在春季和夏季,在这个季节,要确保鸵鸟获得足够的食物和水,以满足繁殖期间的能量需求。
捡蛋:雌鸵鸟每次产卵10 - 15枚左右,产卵后要及时捡蛋,注意轻拿轻放,避免损伤蛋体。
孵化:孵化期约为42 - 46天,孵化过程中要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
健康管理
定期体检:定期对鸵鸟进行健康检查,观察其精神状态、羽毛、粪便等。
清洁卫生:保持鸟舍清洁卫生,定期消毒,减少疾病传播的风险。
防治疾病
育雏期疾病:主要是呼吸道感染,注意保持环境干净、通风良好,避免过度拥挤。
日常疾病:定期除虫和免疫接种,及时发现并治疗疾病。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细致管理,家庭养殖鸵鸟可以取得较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