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鳜鱼在鱼池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池塘条件
池塘底质以沙质为主,淤泥少,面积3~10亩,水深1.5~2米,排灌方便,水质清淡、不混浊,无污水流入,并有少量沉水性水草。
池塘准备和饲料鱼培育
使用生石灰清塘消毒,并在池塘四角堆放草肥,加注新水培育水质,以培育饲料鱼的天然饵料。
饲料鱼一般为鲫鱼苗,放养密度每亩控制在30万左右,鱼卵可分2-3批放入,每批间隔一天。
鳜鱼苗的放养与培育
鳜鱼苗放入前一天,加水10公分,放养密度为4000尾/亩左右。
定期检查池中饲料鱼的密度,及时补充适口的饲料鱼,注意水质变化和天气状况,水质不良及时换水。
饲养管理
饲料投喂可选择鲮鱼、鲢鱼、鲫鱼、草鱼等,投饲技术包括定期投放补充饲料鱼,观察鳜鱼追食饲料鱼的情况来判断饲料鱼的数量,并控制饲料鱼的适口性。
水质管理:保持水质“肥、活、嫩、爽”,池水透明度保持30厘米左右,定期加注新水,特别是在高温季节,每5~7天加水一次,每次加水15~20厘米。安装增氧机防止缺氧浮头。
鱼病防治
主要病害包括斜管虫、车轮虫等纤毛虫,指环虫,锚头鳋病,鱼虱,细菌性烂鳃和出血病。防治方法包括使用甲醛、硫酸铜、双氧水等药物,以及定期更换部分池水。
混养
混养可以提高鳜鱼的养殖效益,常见的混养方式有:
鳜鱼为主,搭配鲫鱼和旁皮鱼:每亩放养1000尾鳜鱼,搭配2龄鲫鱼600尾和1冬龄旁皮鱼10千克。
鳜鱼作为搭配鱼:主要混养在鲢、鳙的亲鱼池或成鱼池中,每亩放养10~15尾鳜鱼。
通过以上步骤和注意事项,可以有效提高鳜鱼在鱼池中的养殖效果和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