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做好水产对虾的养殖,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池塘消毒与水质培养
池塘要求平整、不渗漏、大小适中,水深一般土池1.8~2.0米,高位池为2.0~2.3米,并装配增氧机。
消毒过程包括清除杂鱼、杂虾和病原体,可以使用生石灰或其他药物,注意用药安全性。
进水时使用80~100目筛绢网防止杂鱼、杂虾进入,进水后使用二氧化氯对水体消毒。
肥水时,养殖前期可以不用添水,选择无机复合专用肥或有机无机复合专用肥,放养虾苗前5~7天进行肥水,之后5~7天追施一次。
虾苗选择与放养
选择体质健壮、活力强、大小均匀、体表干净和完整的虾苗进行投放。
养殖南美白对虾的放苗密度,高位池为8万~10万尾/亩,土池为5万尾/亩。
饲喂管理
放苗翌日即可投喂人工配合饲料,万尾虾苗日投喂量为0.06千克,之后每天递增10%。
放养15天后,设置饲料观察网,观察饲料摄食情况,便于调整投喂量。
水质管理
放苗前进行水质消毒,放苗后30天内不换水,之后根据水质和水源质量进行换水。
定期使用芽孢杆菌制剂等生物制剂,保持水体清洁和有益菌群平衡。
合理安装和开动增氧机,保证水体循环和有效增氧。
疾病防治
定期监测水质,包括氨氮、亚硝酸盐、硝酸盐等指标,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
使用生物制剂和药物进行疾病防治,注意药物使用安全性和剂量控制。
抗应激措施
注意天气变化、水体变化等环境因素,及时采取措施减少对虾应激。
在饲料中添加抗应激物质如多维先锋、虾青素先锋等,增强对虾体质和抗应激能力。
蜕壳期管理
对虾蜕壳期非常脆弱,需要提供充足的营养和微量元素,确保对虾顺利蜕壳。
在蜕壳期前适当增加增氧时间,保持水体清洁和氧气充足。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细致管理,可以有效提高对虾的养殖成功率和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