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水花鱼苗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清塘消毒
在放养前一个月左右,先将池塘水放干,平整塘底,清除杂草,挖除过多淤泥,并曝晒塘底。
使用生石灰清塘,每亩用100kg生石灰,在池底挖数个小坑,倒入生石灰化浆后立即全池泼洒。清塘后需等待7-10天,待毒性消失后方可放苗。
水质管理
保持水质清新,定期检测水体的透明度、溶氧量、酸碱度等指标,确保在适宜范围内。
定期加水、换水,每次注水16cm左右,以补充池水的蒸发量和渗透量,保持水位在0.5m至1.5m之间。
使用增氧机增加水中的含氧量,避免缺氧现象,并定期泼洒食用盐防治气泡病。
饲料管理
投放鱼苗时,环境温度应高于10°C,使用少量多次的方法投喂,如1小时投喂1次,提供鸡蛋黄、豆浆、牛奶、奶粉等食物。
半个月后,可逐渐增加饲料投喂量,并掺杂苗种配合饲料,每天投喂量约为3千克干黄豆。
坚持定时、定量、定质、定位的投喂原则,根据鱼苗的生长情况调整投喂量和次数。
鱼苗放养
选择健康无病、活力充沛的水花鱼苗,放养密度每亩100万至110万尾,池塘条件较差的可适当减少放养数量。
运输水花鱼苗时,使用双层充氧塑料袋,每袋可装水花10万尾,运输时间应选择傍晚,避免白天高温时段。
鱼苗运抵后,先不开氧气袋,将其放入小网箱中20分钟,使氧气袋里的水温与池塘水温逐渐一致后,再打开氧气袋,轻轻将鱼苗放入池塘。
其他管理
定期巡塘,观察鱼苗的活动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养殖过程中,可增加一些绿色植物,增加氧气含量,同时也有助于提高水花鱼苗的灵活度和趣味性。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提高水花鱼苗的养殖成功率。在整个养殖过程中,保持水质的稳定和适宜的环境条件是关键,同时注意饲料的管理和鱼苗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