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蛙的养殖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养殖环境选择
场地选择:选择环境幽静、背风向阳、冬暖夏凉、交通便利的地方。养殖场地必须有水源保证,排灌方便,水质好且无污染。
养殖池建造:养殖池面积不宜过大,一般在1000至2000平方米左右。蛙池四周用红砖砌围墙,围墙地上部分高1.5米,地下深入40厘米,防止牛蛙打洞逃跑。蛙池与围墙之间留2米宽的斜坡空地,上面种一些植物或杂草,供牛蛙休息或捕食。围墙外有树木遮荫或搭遮荫棚。
种苗放养
消毒:在放养牛蛙前,需要对池塘进行生石灰消毒,在消毒后十天即可放苗。幼蛙放养前还需要使用高锰酸钾溶液浸洗10~20分钟。
放养密度:规格为50克的幼蛙每平方米放养50只;规格为100克的幼蛙每平方米放养20只。放养时,幼蛙用20毫克/升的高猛酸钾溶液浸洗10分钟。
饲养管理
投喂:牛蛙的饲料以动物性饵料和配合饲料相结合。动物性饵料包括天然饵料如蛾类、青虫、蝗虫、小杂鱼等;人工性饵料如蚯蚓、黄粉虫、蚕蛹、动物内脏。配合饲料即是膨化颗粒饵料,投喂时以动物性饵料为主,配合饲料为辅,每天投喂3次。
水质管理:蛙池水深保持40厘米,每7天要加注或者更换一次新水,有流动的水更佳,每个月用生石灰和漂白粉消毒一次。
防逃:每天都要巡查,防止牛蛙外逃,特别是在暴雨过后,必须检查是否有挖洞逃跑。
防病:日常要做好卫生管理工作,保持养殖环境清洁。定期对养殖场地、设备、工具等进行消毒处理,可选用合适的消毒剂如漂白粉、二氧化氯等。
繁殖管理
繁殖季节:雌性牛蛙每年能产卵2-3次,每次产卵数量在几千个至几万个不等。养殖者可以选择适当的时间将雄性与雌性牛蛙放在一起,促进繁殖。繁殖后及时清理卵巢,避免卵的感染和孵化幼蛙后的观察和投喂。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细致管理,可以有效提高牛蛙的生长速度和品质,从而获得更好的养殖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