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种兔的养殖主要包括选择、管理、饲料和疾病预防等方面,具体如下:
选择
选择生长速度快、无疾病、生殖器官健康的新西兰种兔,种公兔要求睾丸发育良好,种母兔要求乳头排列均匀整齐,一般从6~8月龄的后备种兔中选择。
种公兔管理
配种期:营养对种公兔精液品质至关重要,饲料中粗蛋白含量不能低于17%,并适当添加维生素E。建议饲料配方为玉米25%、豆粕17%、麸皮19%、草粉37%、微量元素2%,每只每天饲喂130~150克,每天3次。
种母兔饲养管理
妊娠期:饲料中粗蛋白含量不能低于18%,粗纤维控制在11%~14%之间。建议饲料配方为玉米20%、豆粕22%、麸皮19%、草粉37%、微量元素2%,前期至中期每只每次饲喂70~80克,每天2次,后期每只每次70克,每天3次。
产仔期:确保仔兔出生后5~6小时吃足初乳,并进行人工哺乳,防止个别哺乳不足的情况。
仔兔饲养管理
仔兔出生后应尽早吃初乳,以促进生长发育。在规模化养殖场,建议对每窝仔兔进行检查,并进行强行哺乳。
从16日龄开始训练仔兔吃料和草,初期补喂高营养、易消化的饲料,每日喂5~6次,并供足清洁饮水。到30日龄时,逐渐加入配合饲料。
环境卫生与疾病预防
保持兔舍的清洁卫生,每天饮水器和厕所要定期清理和消毒,每周打扫一次兔笼,每月进行一次全面消毒。
饲料要合理选择,保证营养全面且经济效益高。新西兰兔容易长胖,因此要控制食量,增加运动量,保持健康体型。
定期进行驱虫和疾病防治,注意观察兔子的精神状态和饮食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养殖新西兰种兔,确保其健康生长和高繁殖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