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骨鸡的养殖主要包括放养条件、雏鸡培育、饲喂管理、日常管理等方面,以下是具体的养殖方法:
放养条件
选择背风向阳、水源充足、环境清洁安静的放养地区,放养密度一般为40-50平方米/鸡。
需要在放养区搭建夜间庇护所,供大骨鸡夜间栖息。
雏鸡培育
环境要求:温度在32℃~30℃,相对湿度在60%~65%,随着雏鸡成长,环境要求可以适当降低。
光照:每天保证充足的光照时间,鸡舍内可用白炽灯补充光照。
饲喂:建议以粉状料或水泡小米为主要饲料,每天喂5~6次。40-140日龄时,饲料中糠麸、青草可加大比例,后期营养要求更高,同时要配备饮水器。
饲喂管理
饲喂方法:傍晚一次或中午一次,也可采用中午和傍晚两次投料法。投料时可以吹哨、打锣、敲铁桶等,将声音信号逐渐训练成鸡的采食信号。
用料数量:放牧养鸡在180日龄,体重长到3千克即可出售。放牧时还需补充精料,体重平均超过1.75千克的补料50克,体重平均超过25千克的补料75克。放牧现场另用盆具装上见粉、骨粉,供大骨鸡随时食用。
饲料配方:41-140日龄,饲料中糠麸、青草可加大比例,后期营养要高一些,育肥期间谷物饲料要达65%-67%。
日常管理
除正常饲养外,还应适当补充精料,使大鸡随时食用。
根据天气变化,做好降温保暖工作。
定期进行禽舍消毒,预防疾病的发生。
疾病防治
雏鸡出壳24小时内,喂粉状料或水泡小米,每天喂5~次,两周后每天喂4次,其间自由饮水。
1日龄注射马立克氏疫苗,7~10系鸡疫苗滴鼻,15~30日龄再进行一次。
定期进行禽舍消毒,发现异常症状要及时隔离治疗,防止疫病传播。
生态放养
选择果园、林地或滩涂等生态放养场地,场地要求交通便利,远离污染源,排水良好,水源充足,水质符合养殖要求。
场地内具备搭建棚舍的条件,密度以每亩(667平方米)场地饲养150~250只成年鸡为宜。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地养殖大骨鸡,提高其生长速度和肉质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