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体银耳的养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和条件:
温度控制
银耳生长适宜的温度范围为20℃至25℃,最低温度不能低于6℃,最高温度不能超过30℃。在特别情况下,银耳在零度下也能生长,但生长速度非常缓慢。
在整个生长过程中,需要进行至少三次保温工作,每次将温度调控到22℃至25℃左右。
水分管理
银耳对水分的需求量较大,田间的水分应保持在70%至80%左右,但绝对不能高于90%。高于90%银耳不易发芽,且长势非常弱。
在整个生长期,至少需要进行三次浇水。第一次在种植时,第二次在种植后20至25天左右,第三次一般在一个月后。夏天则需要勤浇水,大约三天浇一次。
光照条件
银耳不能过分进行阳光直射,但如果没有光照,它也无法生长。因此,种植时应选择有树荫的地方,或使用透光性质的材料搭建遮蔽物,以提供散光和适宜的光照条件。
养分供应
银耳菌丝不能分解木材中的木质纤维素,因此常使用木屑作为培养料。培养料中还可以添加棉籽壳、麦麸和石膏等,以保证银耳生长所需的营养。
栽植时期
银耳主要在春季和秋季进行栽植,适宜的温度范围为25℃至28℃。温度低于25℃时银耳生长不良,而高于28℃则容易导致耳片薄和烂耳。
菌种制备
银耳菌种的分离主要在耳基和接种部位周围取材料,然后放在硅胶干燥器内干燥几个月,之后转移到斜面培养基上培养,获得白色的银耳菌丝。
培养料制作
培养料以棉籽壳为主料,麦麸和石膏为辅料。所有材料需搅拌均匀后,加水搅拌成糊状,然后装到专用袋子里,进行蒸煮消毒,最后在无菌室接种。
出耳管理
接种后一周多,每天喷水三次,保温22℃,环境湿度80%,并注意通风。半个月后菌丝长满,解开绑扎一端,增加湿度到85%,并增加通风。20天左右出现原基,割膜后湿度保持在90%,继续通风直到采收。
采收与后续管理
银耳从接种到采收约需35至40天。采收后需停水1至2天,进行干湿交替,以促进菌丝生长和子实体的发生。
通过以上步骤和条件,可以有效地养殖活体银耳,并确保其健康生长和高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