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让乌龟多产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养殖管理:

环境安静

饲养池应建在安静、向阳、避风处,避免附近有突发巨响等干扰因素。

交配季节要尽量避开干扰,特别是傍晚时分,因为大多数龟都在此时交配和产卵。

水质调节

龟类喜于淡绿色或茶绿色水体中活动,透明度应保持在10~30厘米。

池水pH值以6.6~8.1为宜,每月测试1次,低于6.6时应适量施鲜石灰浆调整。

保持水质稳定,尽量减少换水次数,换水时水流要缓慢,以减少干扰。

放养密度及雌雄比例

根据水深调整放养密度,水越浅放养密度越小。一般水深低于0.5米时,每平方米放养亲龟2只;水深1米时,每平方米放养3只;水深2米时每平方米放养6只。

雌雄比例以1:2为宜,某些凶猛的龟品种如鹰嘴龟、鳄龟雄雌比要低些,而黄喉水龟、乌龟、金头龟等性格温驯的龟品种雄龟比例可多些。

合理饲喂

饲料中蛋白质含量应不低于39%,钙含量不低于1.2%,复合维生素比例不低于1.1%,赖氨酸比例不低于1%,矿物质比例不低于1%。

饲料应定时定量定点喂养,1次投喂量以龟能在2小时内吃完为度。

可适当添加动物性饲料和植物性饲料,如蚯蚓、蚕蛹、小鱼虾、螺蚌贝类、豆饼、花生饼、玉米、高粱等。

增加光照

夏初至初秋,可在龟池上挂电灯,黎明时开灯2小时补光,有利于养分消化和引诱昆虫供龟食用。

整好产卵场

产卵场地面用泥、沙各半掺和铺平,上方架棚防大雨冲刷。

天气干燥时,可向沙土淋水,防止龟卵因过多失水而影响孵出率。

科学管理和疾病防治

定期检查乌龟的健康状况,及时防治疾病,保持乌龟的健康和活力。

提供良好的养殖环境,包括适宜的温度、湿度和通风条件。

通过以上方法,可以有效提高乌龟的产蛋量和卵的孵化率。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