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鲈进行淡水养殖的步骤如下:
池塘建造
选择水源丰富、水质清新无污染的地方建池。每口池塘面积5~8亩,呈长方形,南北走向较好。池底要求平坦,砂泥底质,池岸牢固,池深2米。池底要埋设进、排水管道,并配备1~2台1.5KW的增氧机,养殖场要有发电备用机组。
清淤消毒
在放苗前一周,每亩用50公斤生石灰或5~10公斤漂白粉干池泼洒消毒。放苗前要施肥培养池水的基础饵料,使池水呈油绿色或茶褐色为宜。
鱼苗选择与暂养
挑选优质的海鲈鱼苗,进行人工授精和孵化。当鱼苗长至两公分时进行驯化,一方面将小鱼苗从海水中捞至淡水中进行养殖,另一方面改变其饮食,投喂人工合成的高营养饵料。
放养
将驯化后的鱼苗按大小分池饲养,放养密度一般为2500~3500尾/亩,水深1.5米以上,保持池水适宜肥度,透明度在30厘米,水色呈油绿色为宜。
饲养管理
每天投饲两次,主要饲料为搅碎的鱼糜和浮性颗粒饲料,饲料中要添加维生素B、C,日投饵量为鱼体重的6%。
水质管理
定期检查水质,保持水质清新,定期更换部分池水,保持池水透明度在30厘米左右,水色呈油绿色或茶褐色。
疾病防治
注意观察鱼群的活动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疾病,保持水体清洁,定期进行消毒。
通过以上步骤,海鲈鱼可以在淡水中成功养殖,并且养殖周期一般为一年到两年。淡水养殖的成功关键在于选择合适的养殖地点、做好池塘的消毒与施肥、合理控制水质和密度,以及定期进行饲养与疾病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