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蛙蝌蚪的养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和技术要点:
放养前的准备工作
清池消毒:使用生石灰进行清塘消毒,每亩池塘或水域使用125千克生石灰,以彻底杀灭病菌、寄生虫和敌害。
培肥水质:清塘消毒后,注入pH值7、无毒、含氧量高的新鲜水,并每亩施入100千克畜肥,以培肥水质。
注水施基肥:在放养前7天左右注水30-40厘米,并施用有机肥料如发酵后的粪肥或多效肥水先锋,以培育浮游生物为蝌蚪提供开口饵料。
放养
放养密度:根据水源、水深和饵料供给情况确定放养密度。一般情况下,一次养成的每亩放2万尾(每平方米30尾);如果进行两次培育,前期每亩放8万尾(每平方米120尾),后期每亩放2万尾(每平方米30尾)。
防逃措施:池周围用竹片、铁丝网、砖做成屏障,防止牛蛙蝌蚪逃逸。
饲喂
半月内的投喂:以单细胞藻类为主要食物,同时也可食用颗粒细小的蛋黄浆水、豆浆和生猪血及鳝血水。可以在每个网箱内吊放1~2个沉入水下20厘米的面盆,盆内每日投放1次蛋黄、豆浆或猪、鳝血,让蝌蚪自由吃食。
15~30天期间的投喂:进入生长旺期后,应投喂植物性为主的豆浆(渣)、豆饼、混合饲料以及配合饲料。
水质管理
水质要求:保持水质良好,及时清除蝌蚪粪便和残留饵料,防止水质恶化。刚开始水深控制在20-25厘米左右,随着蝌蚪的成长,逐渐加深30-40厘米左右。
换水:定期检测水质参数,保持溶氧量在5毫克/升以上,并根据需要及时换水,高温季节换水频率可适当增加。
疾病防控
卫生管理:保持养殖环境清洁,定期对养殖场地、设备、工具等进行消毒处理,防止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通过以上步骤和措施,可以有效地养殖牛蛙蝌蚪,为后续的商品牛蛙生产打下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