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鳜鱼冬季怎么过冬天

鲮鱼养殖在过冬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选择合适的环境

鲮鱼是暖水性鱼类,对低温的耐力很差,水温不能低于7℃。在珠江三角洲地区,池塘中越冬通常要放在避风向阳的深水池,有时还需要增加防寒措施。

搭建防寒设施

入冬前在越冬塘的北面搭好挡风棚,棚高3-4米,以减少风、霜、雪的侵害,提高鱼塘水温。

在塘面搭防寒棚,棚面积因塘大小及鱼数量多少而定,一般30~50平方米,以减少风、霜、雪的侵害,提高鱼塘水温。

控制水质和底质

越冬前使用有益菌改良底质,确保水体清洁,减少疾病的发生。

定期进行水质检测和底质改良,保持水质肥沃,溶氧量充足,特别是在水温较低时,需要增加增氧设备,确保鱼类正常摄食和活动。

合理投喂饲料

越冬期间不能停料,但要减少投喂量,尽量投喂高蛋白、易消化的饲料,以保持鱼的体力和免疫力。

可以在饲料中添加一些增强免疫力的物质,如肝胆无忧和免疫多肽,以提高鱼的抗病能力。

保持水体温度

尽量维持水温在14℃以上,水温低于14℃时,鲮鱼会聚集在深水区不大活动,低于13℃时停止摄食,低于7℃则不能生存。

定期肥水

晴天午后开启增氧机1-2小时,保持水体肥度,水肥起来后溶氧量会增加,水也不会太脏,有利于防止鱼瘟及保膘。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提高鲮鱼的抗寒能力,确保鲮鱼在冬季能够安全越冬。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