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蚕的养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饲养方式
4-5龄蚕为大蚕期,适宜温度为25度,对高温多湿和二氧化碳的抵抗力弱,食桑量大,排泄物多。可以采用室内地面育和室外棚架育。
移蚕下地
将蚕室清洗干净,用1%的漂白粉消毒,待干后,地面撒一层石灰粉,将蚕饷食喂一餐叶后,移至地面饲养。
合理给桑
4龄蚕是蚕体成长过渡到丝腺成长的转折时期,要求桑叶新鲜质好,选采顶芽下7-15片叶喂养,达到良桑饱食的目的;5龄蚕用桑量占总用桑量85%左右,此期是合理用桑,提高桑叶效益的关键时期。采用两头紧中间松的饲养方法:5龄的第1-2天或第5-7天,给叶量要严格控制到下次给桑时刚吃完为宜;第3-6天要让蚕充分良桑饱食;每次喂叶时进行移蚕扩座,保持蚕头均匀。
搞好蚕座卫生
大蚕期每天早上用新鲜石灰粉进行蚕体蚕座消毒,阴雨天湿度大,每天撒石灰粉2次,保持通风干爽。
上簇采茧
五龄大蚕经过6-7天便开始停止食桑,排出大量绿色软粪,胸部透明,身体略软,呈蜡黄色,头部左右摆动,这时,选用3-4块方格簇交替重叠水平放好,把熟蚕均匀撒到簇上,待蚕爬定后将簇钩挂起来。上簇期间要保持通风良好,维持簇中温度24度,湿度85%为宜。一般春蚕上簇后6天,夏秋蚕上簇后4-5天即可采茧出售。
环境控制
大蚕对高温、多湿、闷热的抵抗力弱,呼吸量大,对二氧化碳的抵抗力差,要加强蚕房的通风换气。每天要开窗透气8小时以上,温度要控制在20-25℃、温湿差3.5℃。
喂桑
每日早中晚给桑各一次,四龄蚕每次给两层叶,五龄蚕用桑前期给叶三层,3天后的蚕进入盛食期,要适当多给,利于增加产茧量。
蚕眠管理
四龄蚕饲喂3-4天以后,还会再睡上一天,这时段基本和小蚕的蚕眠饷食管理是一样的。具体用量要比小蚕时的用量要视情况酌情多加一些。
蚕病防治
加强消毒防病,消灭病源。防止蚕病的有效措施是通过消毒,杜绝病源传染的机会。发生蚕病,必须立即隔离病源,多撒石灰或干燥材料,增加除沙次数,防止蔓延。若是病毒性蚕病,每天用鲜石灰粉消毒蚕座,减少蚕座传染。若是细菌性蚕病,可用氯霉素添食,抑制细菌繁殖。若是僵病,可用防僵粉进行蚕体消毒。若是蝇蛆病,可用“灭蚕蝇”喷体或添食。使用各种药剂时,必须严格掌握标准和方法,才能达到效果。
稀放饱食
防止饥饿。大蚕期要求抓好“三稀”,即蚕室内蚕台放得稀,蚕台上蚕箔放得稀,蚕箔内蚕头放得稀。秋季气温高,干燥时,可以给桑叶喷清水打湿叶喂蚕,但蚕快就眠或老熟时以及夜间不喂湿叶,喂湿叶以叶面湿润而不滴水为度。并加强通风换气。
加强眠起处理
严格提青分批。秋季桑叶老嫩不一匀容易眠起不齐,有了不健康的蚕,也容易发生眠起不齐。如眠起不齐,必须提青分批,将不健康的迟眠蚕、小蚕淘汰。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提高大蚕的养殖效果和产茧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