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虾的养殖方法如下:

养殖设施

池塘面积以4-10亩为宜,深1-1.5米,池底平坦,底质以壤土为好,保水性好,水位易调控,水源充足,水质无污染。

建好进排水渠,同时搞好防逃设施建设。

清池消毒

放养前20-30天排干池水,清除过多淤泥,整修池埂。

每亩用生石灰75公斤或漂白粉、漂白粉精等药物,彻底清池消毒。

施足基肥

每亩施腐熟畜禽粪肥500-600公斤,培育轮虫和枝角类、桡足类浮游生物,为虾苗提供适口饵料。

栽好水草

池内栽轮叶黑藻、马来眼子菜、伊乐藻等水生植物,面积占虾池面积2/3。

架设网片或设置竹筒、塑料筒等提供栖息、蜕壳、隐蔽场所。

虾苗放养

夏季放养:7月中下旬,放养当年孵化的第一批稚虾,规格为0.8厘米以上,每亩放养3-4万尾。

秋季放养:8月中旬至9月,放养当年培育的大规格虾苗,1.2厘米的每亩2.5-3万尾,2.5-3厘米的每亩1.5-2万尾。

冬春放养:12月份或翌年3-4月,放养当年不符合上市规格虾,规格为每公斤100-200只,每亩放养1.5万-2万尾。

喂食

米虾在水中主要吃藻类和腐植质,可以喂些面包屑、金鱼、小龟饲料、新鲜小鱼身体软组织等。

喂食要因地制宜,根据虾的数量来决定喂食量,一般一天内食完最好,吃不掉的抽走,第二天继续喂饲料,以沉底的首选,漂浮的饲料不考虑。

水质控制

米虾养殖环境的pH值在7-7.5之间为最佳生存环境,水体若是长期处于酸性状态,不利于微生物的生长繁殖,虾就会缺食,从而导致虾的体质变差,甚至死亡。

水体的硬度问题,GH数值在8-15之间最合适,这个范围内无论是对虾体发色还是生长都是最有利的。

过水换水

刚买回来的虾需要一个适应过程,在过水的时候一定要慢,尽量减少温差变化。换水和过水讲究的方法是一样的,也是为了避免温差过大导致虾子的死亡。

缸中生物

缸里不要种植太多水草,虾会刮食藻类和微生物,水草太多,藻类被压制,虾的状态不会好。

缸中尽量少放螺类,它们之间会出现抢食等行为,所以不可多养。

其他

要有前场,要有至少1/3的空白区,便于虾刨泥和喂食后的打扫,种草面积不大于2/3。

要有光亮区内和阴影区,便于虾的脱壳,躲避。

可以有沉木,但不能有石头,硬度不宜高。沉木贴边贴底放,便于捞起。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地养殖小米虾,使其健康生长。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