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方养殖乌鸡,需要注意以下几个关键点:
防寒保暖
乌鸡产蛋的适宜温度是20℃左右,最低不应低于13℃。如果舍内温度达不到要求,需要进行人工加热增温,并尽量保持温度相对稳定。
适度通风
冬季由于气温较低,鸡舍门窗关闭较严,容易导致空气质量下降和呼吸道疾病。因此,要定时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清新和氧气充足。注意在中午天气较好时进行通风。
减少潮湿
冬季鸡舍内通风量小,容易潮湿,应强化管理,保持鸡舍内的清洁和干燥。及时维修损坏的水槽,加水时切忌过多过满,严禁向舍内地面泼水。
定期消毒
消毒工作应贯穿养鸡的全过程,选择高效低毒、刺激性小的消毒药进行消毒,喷雾时避免对着鸡体,以免受凉。同时,要做好空栏期的卫生消毒工作。
疫病防治
冬季鸡的抵抗力下降,要特别注意搞好防疫防病工作,按免疫程序进行预防接种。随时观察鸡群动态,对患病鸡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一旦怀疑发生传染病,应立即向当地兽医站报告。
饲养密度
根据乌鸡不同日龄和发育阶段的营养需求,合理控制饲养密度。例如,1至10日龄的密度为40至50只/平方米,10至20日龄的密度为30至40只/平方米,以此类推。
饲料与营养
雏鸡和育成期的饲料要求不同,应根据鸡群不同日龄和发育阶段的营养需求制定饲料配方。注意饲料中粗蛋白、粗纤维、钙、磷和氯化钠的比例,以及水分含量。
卫生清洁
除了饮食卫生外,鸡舍的卫生也非常重要。要定期清理鸡舍,严格消毒,尤其是在病毒爆发的高峰季节。清理的粪便要远离鸡舍,且处于鸡舍的下风口,以预防病害的发生。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提高乌鸡在北方的养殖效果和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