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蚯蚓养殖过冬的方法主要包括 保种过冬和 保温措施。以下是具体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保种过冬
在严冬到来之前,将个体较大的成蚯蚓提取出来加工利用,留下一部分作种用的蚯蚓和小蚯蚓。
在农田、园林、野外养殖的蚯蚓,应在快到冬季温度降低时,将蚯蚓移入温室、棚内养殖,以免因严寒引起死亡。
冬季养殖条件适宜,蚯蚓可以照常生长发育和产茧繁殖。
保温措施
冬季要堵严门窗,防止漏气散温。
可利用温室、暖棚、菜窖、防空洞,也可在室内建土坊,增设火炉、暖气等加温设施,有些地方也可采用太阳能装置加温或用发电厂、钢厂余热、地热等加温。
保持蚯蚓养殖环境的温度和湿度,保温好的,一个冬季里可繁殖出两代蚯蚓来,蚓体的生长速度比夏季还略高些。
其他辅助措施
室外保温过冬,可利用饲料发酵的热能、地面较深层的地温和太阳能使蚓床温度升高。坑深一般要求1米左右,宽1.5米,长5米以上,掘坑的地方与养殖蚯蚓要求的条件是一致的。坑掘好以后,先在坑底垫一层10厘米厚的干草,草上加30厘米厚的畜禽混合粪料,粪便料要求捣碎松散,有条件的地方可在粪料中加一些酒糟渣,含水50%左右。粪上加10厘米厚的干草,干草上铺两条草袋或者麻袋,再投以30厘米含蚯蚓粪的培养料,料上盖一层稻草,草上加10.5厘米厚的发酵烘料,上面再盖好覆盖物,覆盖物上再盖塑料薄膜。晴天中午揭开透气,并让太阳晒暖料床。这样的蚯蚓温床温度可以保证在20℃以上。1个月以后,原加的半发酵料已被蚯蚓取食一半以上,在上层又加一层半发酵料,取食一半后又加一层。蚯蚓密度太大时,应及时取用或分床。
冬季蚯蚓的养殖方法还包括砍掉蚓床周围的一切荫蔽物,让太阳从早到晚都能晒到蚓床上,秋天遗留下来的床料不再减薄,以逐次加料来增加床的厚度,加料前老床土铲到中央一条,形成长圆锥形,两边加入没有发酵的生料,然后采取逐次加水的方式让其缓慢发酵。推荐度: 导读 冬天养蚯蚓需要砍掉蚓床周围的所有荫蔽物,让太阳从早到晚都能晒到蚓床上,秋天遗留下来的床料不再减薄,以逐次加料来增加床的厚度,加料前老床土铲到中央1条,形成长圆锥形,两边加入没有发酵的生料,然后采取逐次加水的方式让其缓慢发酵。1、冬天养蚯蚓需要砍掉蚓床周围的所有荫蔽物,让太阳从早到晚都能晒到蚓床上,秋天遗留下来的床料不再减薄,以逐次加料来增加床的厚度,加料前老床土铲到中央1条,形成长圆锥形,两边加入没有发酵的生料,然后采取逐次加水的方式让其缓慢发酵。2、等待7天后,再覆到中央老床土上,蚯蚓开始取食新料后进行打平,等新料取食一半后又如上述的方法加1次新料,晴天10点后把覆盖物减到较薄程度,让太阳能晒到料床上,然后下午4点后再盖上。3、期间覆盖物要求下层是10cm厚的松散稻草或野草,上面需要用草帘或草袋压紧,再盖薄膜,洒水的时候,需要晴天中午用喷雾器直接喷到料床上,并要保持覆盖的稻草干燥,提取蚯蚓的时候,需要晴天取室外床,雨天取室内床。4、虽然冬天的时候蚯蚓长得比较慢,却因后备蚯蚓群多,也不会影响冬季成蚯蚓的提取量,到了春天天气转暖的时候,再拆堆进行养殖。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保护北方地区蚯蚓安全度过冬季,并在春季顺利恢复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