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鲶鱼时,要确保它们健康生长,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水质管理

鲶鱼对水质的要求不高,但耐低氧,容易养殖,生长速度快。在鱼池消毒完毕放养鱼苗前一周开始培肥水质,可在水面上种植一些水浮莲,起到遮阴、防逃及调节水质的作用。池水须经常更换,一般10-15天须换掉1/3池水。应经常观察池水水质的变化,一般水质以黄绿色为宜。若发现鱼苗窜出水面,说明池水过肥水中缺氧,应及时注入新水放掉老水。特别是在闷热或雷雨天气,要注意勤注新水及时增氧,有条件的还可安装增氧机增氧以防死鱼。

增氧

鲶鱼需要充足的氧气,特别是在水缺氧的情况下,要及时注入新水,排干老水。在闷热或雷雨天气,要注意经常注入淡水,及时增氧。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安装增氧机增加氧气,防止死鱼。

放养

放养的鱼苗要无害、无病、健康、活泼,鱼的大小要在3cm以上,尽量大小一致,避免自相残杀。放养时间在晴天为宜,一般亩放养3厘米长鲇鱼苗种6000~1万尾。

保温

鲶鱼是淡水鱼的优良品种,但它的缺点是耐寒性差,当水温降至7℃以下时容易冻死,冬季注意保温。

换水

不要晒太阳,它怕光。可以两三天或者三五天换一次水。换水的时候,如果是自来水,让水干一上午。换水时,注意不要直接将水倒入鱼池,以免冲击鱼体。

喂食

鲶鱼食量挺大的,尤其是在热天。鲶鱼是杂食性鱼类,平时可以给它们喂馒头、肉、蜗牛、蚯蚓等。不要给小鲶鱼喂太多,避免撑死。饿的时候可以吃鱼糜。

疾病防控

注意防范病毒性烂鳍病、寄生虫病、肠炎病、黑体病和气泡病等。定期更换水源,保持水质清洁,不使用未经发酵的肥料。在鱼苗放养1个月后,体重50克左右时,可用1万单位漂白粉药液全池泼洒预防病毒性烂鳍病。寄生虫病可用0.4万单位晶体敌百虫或0.6~0.7万单位硫酸铜、硫酸亚铁合剂5∶2全池泼洒。肠炎病坚持不喂霉烂变质饲料,定期在饲料中添加0.05%~0.1%鲜蒜汁,并在每100公斤饲料中加土霉素粉20~100克,连喂5~7天。黑体病和气泡病也需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治疗。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提高鲶鱼养殖的成功率,减少死亡率。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