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棉虫通常指的是棉铃虫,其养殖方法可以总结如下:

卵的孵化与幼虫的饲养

将产于纱布上的卵经消毒晾干后,直接放于塑料保鲜袋中孵化。

初孵幼虫用毛笔移入特制的带盖10孔饲养盒,每孔1头,孔径和高度为2.5cm×1.8cm,接虫前每孔加人工饲料4~5g,接虫后加盖,直至化蛹。

幼虫化蛹后用培养皿收集,直接放于成虫饲养笼中,任其羽化、交配和产卵。

成虫的饲养

成虫饲养笼应放置在温度为25-30℃、光照在12小时以上、湿度保持15%左右的条件下,这样棉铃虫最活跃,喜食,有利于生长。

保持饲养笼内干净,1-2天清笼一次,以防疾病发生。

饲料与饮食

棉铃虫的取食量很小,喜欢取食鲜嫩植物,因此饲养时应提供充足的新鲜植物饲料。

三龄以上的棉蝗食量逐步增大,需要保证棚内有充足的食物,否则会影响其正常生长,甚至出现自相残杀的现象。

疾病防治

合理耕作,进行合理间作套种或插花种植,可以有效增加棉铃虫的天敌数量,从而减少害虫数量。

人工灭虫,如摘除已经受害的棉枝、桃、铃、叶等部位,修剪徒长的枝叶,看到虫卵立刻带出田外进行杀灭。

生物灭虫,释放棉铃虫天敌如赤眼蜂等,增加对农田的保护力度。

其他防治方法

可以采用一些传统的防治方法,例如从田间收捡棉铃虫、红铃虫等虫尸,捣碎后加水浸泡,滤出汁液喷洒在棉田上,除虫效果显著。

使用新鲜韭菜汁、苦瓜叶汁等植物汁液进行叶面喷雾,可以有效防治红蜘蛛、蚜虫等害虫。

通过以上方法,可以有效地养殖小棉虫,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其病害和饲养成本。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