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花草鱼(草鱼)的方法如下:
池塘条件及消毒
池塘面积5~8亩,水深1.0~2米,池底平坦,底部淤泥厚20厘米。
每口池塘配置3千瓦叶轮式增氧机和自动投饵机各一台,独立的进排水管道,水源为地下水。
草鱼水花放养前15天,注水20厘米左右,施生石灰150千克/亩,7天后注水至1米,不施肥。
苗种放养
放养自繁草鱼水花1.1万尾/亩,合计99万尾。
放养体长3.5厘米的白养鲤鱼夏花8000尾/亩,搭配放养体长2.3厘米的自养白鲢夏花2000尾/亩、花鲢夏花600尾/亩。
夏花鱼种放养时,进行药物浸浴消毒,将鱼种放在20毫克/升的高锰酸钾溶液中浸浴20分钟左右。
水质调节
鱼种培育前期,每隔7天注水一次,每次注水增加水深20厘米。
鱼种培育中、后期,每月换水一次,每次换水量为池水总量的30%左右。
7—10月每隔15天泼洒生石灰一次,每亩池塘水深1米用生石灰20千克,待生石灰化浆后均匀泼洒。
一般黎明之前开启增氧机3~5小时,高温季节晴天下午2点钟开机1小时。
饲料投喂
夏花鱼种定塘后,投喂人工配合饲料,日投饵量以鲤鱼种体重(每隔10天进行一次体重测定)的2%~8%为基础,再根据水温、天气、水质和鱼的摄食情况等加以调整。
坚持“四定”投饵原则,即定时、定量、定质、定位。
苗期管理
养殖草鱼,需要在春季投放鱼苗,放苗前用生石灰或漂白粉全池泼洒一次,可以杀灭细菌胞子和病毒,减少草鱼苗的患病风险。
投放的鱼苗应该选择健壮肥壮、体表布满粘液、略带金黄色的鱼苗,使用高锰酸钾溶液对草鱼苗杀菌消毒,投放的时间尽量选择在晴天上午进行。
养殖管理
草鱼在生长过程中,容易发生细菌感染和各种疾病,需要做好防治措施,如果青饲料中也夹杂着细菌,经过肠道消化吸收,就会出现轻微的肠炎,再加上水体中的各种细菌感染,中华蚤、鱼虱、水霉菌胞子、细菌性出血病等,所以每到了夏季,要全水域泼洒治疗肠炎和杀灭细菌的药物。
定期观察
养殖草鱼的过程中,要定期观察水质情况,通过观察水面漂浮的草鱼粪便来分析,满池塘都漂浮着草鱼粪便,说明草鱼进食正常,如果草鱼有疾病了,就会减少进食,需要找到原因及时防治,一般需要准备好治疗肠炎的药水,梅雨季节,还可以全池泼洒药水防治,减少草鱼生长发育出现的病症。
水质管理
在所有的投喂青饲料后,需要将草鱼吃剩的残料全部打捞上岸,千万不可让其沉入水底,不然会腐烂变质而滋生细菌和病毒,这样才能保证水质干净。
还需要定期泼洒漂白粉,等到秋天的时候,再进行第二次漂白粉泼洒,保证草鱼清洁的生长环境。
水温管理
草鱼对水温的适应性较强,但在养殖过程中,水温的波动会对草鱼的生长和健康产生影响。因此,需要做好以下几点:
监测水温:在养殖过程中,要时刻关注水温的变化,特别是在高温和低温季节,更要加强水温的监测和调控。正常情况下,草鱼最适宜的生长水温在20-25摄氏度之间。
水温调控:在高温和低温季节,可通过调节池塘水深、注入新水或使用遮阳网等方式来调控水温。同时,还要注意在换季时加强草鱼的营养和抗病能力。
含氧量管理
草鱼对溶解氧的需求较高,如果水中溶解氧不足,会导致草鱼生长缓慢、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