鹌鹑育雏箱的养殖方法如下:

育雏箱准备

选择材料:育雏箱可以使用木制或铁丝网制作,确保通风和保温性能良好。

规格:根据养殖规模和鹌鹑大小选择合适的育雏箱,常见规格为长90厘米、宽20厘米、高15厘米,可放置5小笼,笼底网孔大小以鹌鹑的粪便能通过而脚趾不会踩入为宜。

温度控制

初期温度:雏鸟出壳后,前3天育雏箱的温度应保持在35℃左右。

逐渐降温:从第4天开始,每天温度降低1-2℃,直至第28天后维持在22-20℃左右的常温。

光照:前3-4天采用24小时光照,帮助鹌鹑熟悉环境,之后逐渐改为自然光照并补充早晚光照。

饮水与饲料

饮水:雏鸟出壳后应先饮水,可用万分之一的高锰酸钾溶液水,之后逐渐过渡到清洁凉开水。

饲料:初期可用玉米、碎米、麦粉等混合料,并加拌熟蛋黄。3-4天后逐渐转喂全价混合饲料,配方包括玉米52%、豆饼27%、鱼粉10%、麸皮5%、草粉5%、骨粉1%,粗蛋白含量为24-25%,钙磷比为2:1。

饲养方式

单饲式:一个笼内饲养一只雄鸟或雌鸟,适用于种鹌鹑的养殖。

群饲式:采用大笼小群饲养,每笼可饲养10只左右,适用于商品鹌鹑的养殖。

疾病预防

卫生:保持育雏环境的清洁卫生,定期清理育雏箱、饮水器和饲料器。

疫苗:在育雏期间进行疫苗预防,加强疾病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疾病。

环境控制

湿度:保持育雏室内相对湿度在60%-70%之间。

通风:确保良好的换气量和新鲜空气的进入,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光照:每日光照时间要达到14-16小时,以促进鹌鹑的生长和发育。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地进行鹌鹑育雏,提高成活率和生长质量。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