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小兔的养殖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饲料管理
饲料种类:幼兔的饲料应容积小、营养价值高、易消化,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且纤维含量要适当。青料每天喂3次,精料每天喂2次。
饲料卫生:所有饲料必须保持清洁新鲜,一次喂量不宜过大,应掌握少量多次的原则,防止饲料突然改变。
水源:提供充足的清洁饮用水,避免直接饮用生水,因为生水容易导致拉稀甚至死亡。
饲养环境
兔笼:选择足够空间的专用兔笼,避免使用狗笼,因为狗笼子的铁丝可能损伤兔子的脚部。
兔舍:保持兔舍清洁干燥,定期消毒,防止病菌滋生。兔舍应通风良好,阳光充足,避免阴湿环境。
分群:根据体质强弱和日龄大小进行分群,笼养以4-5只为宜,群养时8-10只组成小群。
健康管理
断奶管理:断奶时要进行鉴定、打耳号、称重、分群等工作,并登记在生长发育卡上。
运动:加强幼兔的运动,笼养的长毛幼兔每天放出运动2-3小时,肉皮用幼兔可集群放养,以增强体质。放养的幼兔体型大小应基本接近,体弱兔可单独饲养。
卫生:定期清理兔笼,更换垫草,保持兔舍干燥。注意饲料和饮水清洁,避免喂食霉变腐烂的食物。
温度和湿度
温度:成年兔适合的温度是25~30°C,幼兔适合的温度是30~20°C。避免温度过高或过低,以免影响兔子的健康。
湿度:保持室内适当的湿度,避免过于干燥或潮湿,以免引发疾病。
疾病防治
疫苗接种:做好疫苗接种工作,预防各种传染病。
药品准备:准备一些常用的药品,如消炎药、止泻药等,以应对兔子生病的情况。
日常护理
磨牙:兔子会磨牙,应提供磨牙石或磨牙棒,避免兔子咬坏物品。
适应期:刚买回来的小兔子前三天尽量不要频繁从笼子里拿出来玩,让它们适应新环境。
通过以上几点细致的管理和照顾,可以有效提高新生小兔的成活率和健康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