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大点的鸡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环境与圈舍修建
场址选择:选择符合动物防疫条件和环境卫生规定的地点,远离村庄和污染源,地势高燥,排水良好,通风向阳。
鸡舍建设:鸡舍大小应根据养殖规模确定,每只鸡需要0.2-0.3平方米的空间。鸡舍要有良好的保温、隔热和通风性能,可以采用双层结构或添加保温材料。窗户和通风口要合理设置,确保空气流通。
育雏管理
育雏前准备:育雏舍要维修消毒,备好饲料和常用药物,进行预热。
温度和湿度控制:育雏室温度应在29-32℃,前10天相对湿度65%左右,之后保持在50%-55%。
光照管理:蛋雏鸡第一天光照24小时,以后每天减少半小时,2周后逐渐过渡到自然光照。
开食和饮水:开食应在孵出24小时内,最晚不超过36小时。饮水要保证新鲜清洁,水中可加多维和抗生素预防疾病。
密度控制:1-10日龄50-60只/米²,10-20日龄30-40只/米²,20-40日龄20只/米²,40-56日龄10只/米²。
饲料与营养
全价日粮:满足鸡的全价日粮需求,蛋白饲料尽量用活物如蚯蚓、蛆虫等,维生素饲料用青蓝白菜等,钙磷饲料用鸡蛋壳和消过毒的骨头。
饲料种类:根据鸡的生长阶段选择合适的饲料,如雏鸡期可用玉米粉蒸成半熟,后期可用全价配合饲料。
营养补充:在育雏后期注重补钙,促进肉鸡拉骨架,生长。
疾病防治
定期防疫:定期对鸡群进行疫苗接种,严格执行免疫程序,增强鸡群抗病能力。
卫生消毒:保持鸡舍清洁卫生,定期清理和消毒,减少疾病发生。
放养管理
场地选择:选择林地、河滩、山坡、草地等放养场地,场地应具备环保监测认证,向阳干燥,易于隔离。
围栏与设备:建立围栏,高度1.5米,配备适量的料桶和饮水器。
放牧与补饲:初次放养在雏鸡体重达到0.25-0.3千克后进行,逐渐延长放牧时间,补饲和饮水要定时定量,注意天气预报,恶劣天气及时将鸡群赶回鸡棚。
调教与管理
调教方法:通过哨声等条件反射训练鸡群,使其形成良好的觅食和归巢习惯。
观察与调整:注意观察鸡群的觅食和生长情况,及时调整饲养密度和饲料配方。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科学管理,可以有效地养殖大点的鸡,确保其健康生长和高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