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白茶是一种独特的茶类,其养殖技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适生环境
白茶适宜生长在海拔400至800米的高丘、低山地区。
性喜温暖,年平均温度在15至23摄氏度,日平均温度在15至30摄氏度,最低温度可耐负15摄氏度。
年降雨量需达到1500至2000毫米,相对湿度80%至90%。
土壤要求为土层深厚、PH值在4.5至6.5之间的沙质红黄壤,具有良好的排灌、通气、保肥性能。
园址选择与开垦
选择交通方便、水源充足、土层深厚、土质疏松、养分丰富、呈酸性的红黄沙质土。
坡度在25°以下的丘陵、山地,山地以半阴坡、阴坡为好。
园地选好后,清除杂草、灌木等,垦后清理出树蔸、树根、石块等物。
坡度在10°以上地块应建立梯级水平带,水平带宽60厘米为宜,大面积茶园应分割成若干作业区,设置主道、支道、步行道。
茶园开垦后,种植前要深挖种植沟,沟宽、深均达50厘米,沟底留10厘米松土,中层填入基肥(饼肥、复合肥、磷肥、腐熟猪牛栏肥等)15至20厘米,上层填入泥土10至15厘米,余下10至15厘米待植茶时再填满。
白茶栽种要求
栽植时间一般选择在秋冬(10、11月)和春季(2、3月),以秋冬为好,成活率更高。
苗木应选择健壮、根系发达,无病虫危害,无病毒感染,苗高在30厘米、株径4毫米以上的健壮标准苗木。
采用单行条栽,按每穴2株,大行距150厘米、小行距30至40厘米,丛植距33厘米的规格进行栽种。667平方米需白茶苗约5000株。
移栽定植
移栽时间一般以3月上旬前后或10月份为宜。
茶苗移栽定植时,要按种植规格确定的行、丛距,开好移植沟或定植穴,最好现开现栽,保持沟(穴)内土壤湿润。
白茶苗根系分布较浅,定植时适当深栽,一般埋至根颈处为宜。
栽种时,一手扶直茶苗,一手将土壤填入沟(穴)中,将土覆至不露须根时,再用手轻轻提苗,使茶苗根系既能自然舒展,又与土壤紧密相接,并随即浇足定根水。
在茶行两侧铺好稻草,再在稻草上用行间土覆盖,以利于保持土壤水分和地温。
同时,要做好抗旱防冻和缺株补植,确保全苗、壮苗。
施肥技术
在秋末冬初重施基肥,春茶前和夏、秋茶期间,薄施氮肥。
白茶茶园的病虫防治应采用生物、农业和综合防治的方法,一般不喷农药。
修剪和采摘
从茶树的幼龄时期开始,培养优质的树冠。
幼年期进行茶树修剪时,要以促进茶树分枝为目的,培养强壮骨干枝。
一般在10月中旬之前,观察茶苗高度达到30厘米即可进行修剪,剪去主枝,保留侧枝,保证剪口平滑。
青年时期和壮年时期的茶树以施氮肥为主,保证氮肥营养充足,使茶树健康生长,延长生产期,增加产量。
采摘时要根据白茶的鲜叶特点进行合理的采摘。
防虫害
园地建设应选择避风向阳、土层深厚的缓坡地段,地下水位低、通气保肥性良好的园地。
种植前进行土壤深翻,施足底肥,使用饼肥和硫酸钾复合肥。
茶园中应定期进行病虫害防治,采用生物、农业和综合防治的方法,一般不喷农药。
通过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