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塘养鸭是一种常见的养殖方式,能够充分利用水面资源,提高养殖效益。以下是水塘鸭子养殖的具体步骤和注意事项:

选择合适的水塘

水塘面积应大于667平方米(一亩),水深1.5-2米以上,适合成鱼池和二龄鱼种池。

水质应无污染,水源充足,交通方便。

对沙土埂、土质较松的池埂应修筑护坡,一龄鱼塘和稻田不适合鱼鸭混养。

选择适宜的养殖方式

放养式:鸭群散放于池塘或湖泊水面,傍晚赶回鸭棚。这种方式有利于大水面鱼类养殖,节省饲料,但对鱼增产效果不佳。

塘外养鸭:在渔塘附近建鸭棚,并设置水泥活动场和活动池,每天将鸭粪和残余饲料冲洗到渔池中。这种方式便于鸭群集中管理,但不能充分发挥鱼鸭共生互利的长处。

鱼鸭混养:在鱼塘堤埂上建鸭棚,围一部分池埂作活动场,把鸭直接放养在鱼塘上。这种方式能较好地发挥鱼鸭共生互利的生态效应。

搭建鸭棚

鸭棚应座北向南,地势较高,阳光充足,比较干燥,池埂坡度平缓,有利于稚鸭苗落塘上岸行走觅食。

冬季能密封保温,夏季能通风降温,雨季排洪排水良好。

每间鸭棚面积120—150平方米,另设两个鸭群活动场所,一是网围鱼塘一角作为鸭群觅食生长活动场所,二是围鸭棚附近一段池基或池坡地面作为活动场。

饲料与喂养

利用稻谷、碎米、米糠、高粱、玉米等,品种多样化,多喂青饲料。日粮含粗蛋白质14%、代谢能12.13兆焦/公斤,加入10%的沙粒以助消化。

每日早、晚各喂1次,夜里加喂1次,饲喂不限量。

适宜的放养密度为每667平方米水面80~100只。

饮水与卫生

在竹楼外安置简易水塔,通过水管把水压入水槽,确保鸭群有清洁的饮水。

保持鸭舍和活动场的清洁,定期更换垫草,使用不同的消毒药进行处理,每天保持通风换气。

疾病防治

肉鸭群居密度高,要预防疾病。尼龙编织网和竹片要定期消毒,水槽每日冲洗2次。

定期为鸭子注射疫苗,以防其患病。

适时放游

肉鸭出售前20天要给予放游,每次10分钟,使肉鸭羽毛保持洁白,提高上市规格。

及时上市

鱼塘水面网养肉鸭成活率超过95%,体重达2.5公斤上市规格时,饲养期可比常规饲养缩短43天,要及时销售。

通过以上步骤和注意事项,可以有效地进行水塘鸭子的养殖,提高养殖效益和生态效益。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