鲟鱼幼崽的养殖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种苗培育阶段

获得种苗:从黑龙江购进受精卵,自行人工孵化。受精卵卵径约2毫米,沉性卵,在水温保持在19.5℃-20.6℃之间,约经80-120小时孵化出仔鱼,孵化率为80%。

阶段一:刚孵出的仔鱼放在孵化环盘内采用微流水培育,放养密度为6000尾/平方米,此阶段鱼苗无摄食行为,保证充足的溶氧,4-5天后投喂饵料,使用S1、S2、S3号粉末状饲料(粗蛋白含量≥45%)结合丰年虫、水蚤投喂。半个月达到45%的转饵率,此时鱼苗已长至3厘米左右,可完全用饲料S3投喂。

阶段二:3厘米以上鱼苗要转移至培育池培育,培育池设计为3米×1米×0.5米,池的四周光滑,设有进、排水口,池顶进水,排水孔通过垂溢排管排水,池上部要盖顶,以防日光直射、暴雨等危害鱼苗。投饵量按鱼体重的25%-45%投喂,依照少量、多次原则,日投喂8次,每次投饵前先去污、停气、停水。

阶段三:当鱼苗长至10厘米以上时,移至6米×4米×1米规格池培育。移入池之前,水泥池先用20ppm高锰酸钾溶液消毒,刷洗干净,搬移鱼苗时用10ppm痢特灵浸洗鱼体3-4分钟,然后下池。当鱼种长至25厘米以上,50-100克重时,鲟鱼种培育阶段算成功了,此时可放心下大塘养殖。

池塘养殖阶段

池塘及水质:池塘规格为4亩,塘底为沙质,每口塘设有独立进排水口及固定投饵点,投饵点底部为水泥混凝土底,并抹光滑,面积以6-8平方米为宜,上面设有遮荫网。每口塘配备有2台0.9千瓦意大利式增氧机。水源为自流山涧水,周年水温在18℃-24℃,且水量充沛、水质清新、无污染。

放养:放养前每口塘用石灰彻底消毒,经试水安全后才投放鲟鱼种,放养密度为700尾/亩,放养的当日要用30‰食盐溶液泡鱼体消毒。

管理:鲟鱼个体下塘已长至25厘米以上,可以摄食沉水性配合饲料(粗蛋白含量≥35%),投喂前先用毛刷涮干净食台地板。在投喂过程中,要定期在饲料中添加0.5%大蒜素和土霉素(50公斤饵料拌100克),投饵率为:鱼体重50-200克,投饵率为10%-4%;鱼体重200-1000克,投饵率为4%-2.5%;1000克以上为2.5%-1%,以20分钟内吃完为宜。鲟鱼对溶氧要求比较高,对急剧温差变化适应性较差。在日常管理,要确保水中溶氧高于5ppm,水质要清爽。遇到暴风雨,温差骤变,气压降低,要多加巡塘、观察,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

转塘阶段

转塘:经过2个月左右的培养,当仔鱼的规格达12-15厘米时就要将其转入成鱼池饲养。刚转入仔鱼养殖的水深应控制在0.6-0.8米,密度为300尾/平方米左右,在排水口处设置好隔离网,防止仔鱼逃离。转塘时要选个体大、健康的仔鱼,认真清点数目并做好记录,用盆或者桶连鱼带水一同转移到水泥池中。

饲养:刚转塘的仔鱼每天投饵4次,之后随着鱼个体的生长,投饵次数减少为每天2-3次。饵料要均匀地撒到池中,注意不要将饲料投到离池壁和排水口很近的地方,以免造成浪费。根据鲟鱼口裂大小选择合适粒径的饲料,有时可将粒径大小比较相近的饲料混合投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