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羊养殖场建设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包括地形、地势、水源、交通、疫病情况等。以下是一些具体的建议:
场址选择
地形地势:选择地势高燥、排水良好、向阳的地方,避免低洼涝地和潮湿环境。山区应选择背风向阳、面积宽敞的缓坡地。
水源:水源要充足、清洁卫生,防止污染。应避免在严重缺水或水源严重污染的地区建场。
交通:养殖场应设在交通方便的地方,便于运输,同时要远离公路、居民区等公共场所。
疫病情况:了解当地疫情状况,避免在传染病疫区建场,羊场周围应有围墙或防疫沟。
羊舍建设
选址:羊舍应选在地势高燥、排水良好、向阳的地方,地面要高出地面20厘米以上。建筑材料应就地取材,要求坚固、保暖和通风良好。
面积:羊舍面积根据饲养规模而定,一般每只羊要保证1.0-2.0平方米。每间羊舍不能圈很多羊,方便管理。
结构:羊舍高度视面积而定,封闭羊舍高度要考虑阳光照射面积。羊舍应设有饲养员通道,方便饲养管理。
设施:羊舍应设有运动场,面积要大于羊舍,保证羊只充分活动。运动场周围要用墙围起来,周围栽树,夏季有遮阴、避雨地方,冬季有避寒地方。
饲槽:可以用水泥或木板制成,便于饮水和清洗消毒。水泥槽上宽约30厘米,深25厘米左右。木板饲槽可移动,长度视羊只多少而定。
牛舍建设
选址:牛舍建设要根据当地气温变化和牛场生产、用途等因素确定,要符合兽医卫生要求,做到科学合理。
结构:牛舍基本结构包括地基与墙体、门窗、场地面积、屋顶、牛床和饲槽、通道和粪尿沟等。地基与墙体要坚固,门窗要便于通风和采光,牛床和饲槽要符合牛的生长需求。
布局:牛场通常分为生活区、生产区、隔离区和粪污处理区。生活区设在高地势地段,生产区包括牛舍、运动场等,隔离区用于隔离患病动物,粪污处理区位于下风向。
设施配置
粪污处理:设置沼气池、储粪池、储液池、阳光晒粪棚等设施,进行无害化处理。
饲料库:位置适中,便于车辆运送草料,减少劳动强度。
防疫设施:牛场应设有消毒室、更衣室和车辆消毒池,严格人员车辆出入消毒。
环境控制
遮阳和避雨:运动场周围要栽树,夏季提供遮阴,冬季提供避寒地方。
通风和保温:牛舍要有足够的窗户,保证空气流通和保温性能。屋顶要有一定的厚度,隔热保温性能好。
通过以上步骤和设施配置,可以建设一个科学、合理、实用的牛羊养殖场,既有利于动物的生长和健康,又能有效防止疫病传播,确保养殖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