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蛙养殖池的建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选址
选择远离村庄500米以上,坐北向南、排灌方便、水源充足、水质无污染、交通便利、电力方便的地方建设。
蛙池建造
回字形设计:单个蛙池四周的埂和池中的环形沟组成“回”字内外的两个“口”,长20-25米,宽7.5-8米,每口约150-200平方米,每亩场地大约可以挖建蛙池3-4口。
口形设计:蛙池四周用石棉瓦围成1圈,顶部2.5米高处用纱网制作护蛙网,池边用40目的尼龙网做围栏,底部应有20-30厘米埋进土里进行固定,池埂高40厘米,坡度为1∶3,水位保持在30-50厘米。
防逃设施
架设防逃网,防止青蛙逃跑,防逃网应高出池底1.2米,底部应有20-30厘米埋进土里进行固定。
池内设施
产卵池:面积较小,一般50-60平方米,水深40-50厘米,浅水区的面积占水面1/3左右,池内应移植一些水草,供亲蛙栖息和附着蛙卵。
孵化池:面积1-2平方米,可数个连接,池用砖砌,表面用水泥抹光,池壁高60厘米,池底高出排水沟10厘米,位置尽量靠近亲蛙池、产卵池和蝌蚪池。
蝌蚪池:面积一般为2-4平方米,池深50厘米,有排灌水孔,并留有陆地,若用土池培育蝌蚪,面积宜大些,一般为10-20平方米,水深40-50厘米,沿岸应搭遮荫棚。
水质管理
保持水质清洁,定期更换水,保持水位在30-50厘米,使用流动水源,避免水质浑浊影响蝌蚪生长。
饲料与饲养
投喂的饲料以黄粉虫等鲜活饵料为主,日投喂量为体重的5-10%,根据天气、水质和蛙的摄食情况,酌情增减。
越冬管理
水温低于8℃时,棘胸蛙进入冬眠状态,越冬期间不必投喂,春季水温回升到10℃以上后,结束越冬。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建立一个适宜青蛙生长的养殖池,确保青蛙健康生长和高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