茱萸花怎么养殖方法图解

茱萸的养殖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种子繁殖

种子来源:可以从种源地引入当年新采种子或从早期栽培的大树上采集新种子。

种子处理:山茱萸种子属于低温型,且种皮坚硬,含油量高。种子需经过处理才萌发,促进提早出苗。一般用2—3倍的湿沙,沙藏于室外向阳处,经常保持湿润,至翌年3—4月有30%—40%的种子萌芽时即可播种。

圃地选择与整理:育苗地应选择在背风向阳,土壤疏松肥沃、湿润的地段。深翻整细,除净杂草、石子等,施足底肥,耙平做畦。畦宽1.2米,高20厘米,长度依地形而定,一般15—20米。

播种:在春季3—4月进行,条播,按行距25厘米开沟,沟深3—5厘米,播种量每667米²育苗地需种子40—60千克。播种后覆土2—3厘米,保持畦面湿润,播种后7天可陆续出苗。

田间管理:出苗后要保持土壤湿润,幼苗出现3—4对真叶时,间苗除草2—3次,保留株距7厘米。6—7月追肥2次,结合中耕于傍晚或雨后每亩施尿素4千克。加强水肥管理,当年高可达到60厘米,一般1—2年后定植于准备好的地块,带土移栽,及时浇水,提高成活率。

压条繁殖

压条时间:秋季收果后或大地解冻芽萌动前进行。

操作方法:将山茱萸近地面二、三年生枝条弯曲至地面,将枝条埋入土中,上覆15厘米沙质土壤,枝条先端露出地面。勤浇水,带其生根后,将已长根的压条与母株分开,另地定植。

扦插繁殖

扦插时间:5月中、下旬。

操作方法:在优良母株上剪取枝条,长15-20cm,保留2~4片叶子,插入腐殖土和细砂混匀所做的苗床。盖薄膜保温,上搭荫棚遮光,浇水保湿,除草施肥,翌年早春移植。

田间管理

施肥:定植后到成活前,必须及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成活后,一般不需浇水,但要及时中耕除草,合理施肥。早春芽萌发前,施1次人粪尿,数量视植株大小而定。2-3年的小树,每株用肥5千克左右;10年以上的大树,每株10-15千克。开花前再施肥1次,每株施土杂肥10-40千克,以促进多孕臂。开花后增施一次磷钾肥,每株施过磷酸钙1-2千克,再撒草木灰1.5-2.5千克,有利于果实增大饱满,并可减少落果,提高产量。秋末冬初,再施过冬肥,每株施厩肥、焦泥灰或垃圾18-20千克,并培土予植株基部,以利保暖防冻。

整枝:冬季落叶后到翌春发芽前,进行适当修剪。幼树在离地1-1.3米高处,剪去顶心,促使分枝。老树适当剪去过密或重叠枝条,保留健壮、芽胞肥大的枝条。同时剪去有病虫害的枝条,并将病枝集中烧毁。

病虫害防治:病害主要有褐斑病,叶斑病等,可将带病枝摘除烧毁,发病初期用1:1:100的波尔多液或用50%退菌特500—700倍液进行防治2—3次。虫害主要有星天牛、大衰蛾等,幼虫发生期用90%的敌百虫10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成虫发生期用2.5%溴氰菊脂2500—3000倍液喷治。

采收加工

采收时间:约7月上旬到8月上旬,当果实由绿转为橙黄色时就可采收。

采收方法:选晴天上午有露水时,将吴茱萸果穗成串剪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