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蚝养殖笼怎么养

生蚝养殖笼养殖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筏式养殖法

适用于干潮时水深4米以上,风浪平静的内湾。

筏子通常用圆木和毛竹扎成,规格有5×10米和10×10米两种。

每台筏用6-9个浮桶或其他浮子作浮力,并以锚或桩固定在海底。

筏上可以吊挂装有单体生蚝的笼子进行笼养。

延绳养殖法

延绳由1500股聚乙烯单丝绞制而成,全长96米,两端打桩于海底。

中间36米为浮绠,每隔1.5米缚一个直径32厘米玻璃球。

附着器吊距为橡皮条0.4米、贝壳串0.5米,一根延绳前者可吊91条、后者可吊73串。

延绳间距为当地潮养的1-1.5倍,浮绠应与主流方面成50-60度偏角,形成拉流现象。

棚架式养殖

养殖海区要求潮流畅通,流速20-25厘米/秒,有适量淡水注入。

海区饵料生物、水温、盐度等理化因子适宜生蚝养成。

养殖区域选择在低潮区或小潮汛时能保持2-3米水深的区域,海水透明度在0.5米以上,涂面平坦,涂质为沙质或泥沙质。

棚架为两行或多行对应平行的树桩(毛竹、石均可)及水平敷设的聚乙烯绳(或毛竹)组成,标桩行顺流设置,桩行中两桩距离为3-4米,行与行之间的相对距离为1米左右,桩行长度根据养殖场地确定,一般为3米,也可视滩涂底质软硬而定,桩头大部分垂直打入涂中。

牡蛎笼养殖

及时清洗牡蛎笼,去除杂质,防止蛎苗污染。对已使用过的牡蛎笼,在装苗前应清洗干净,去除杂质;新的牡蛎笼应经过海水浸泡后方可使用;旧的且已严重污染的或有异味的新牡蛎笼不可以直接装苗,以防止蛎苗污染。此外,分苗时应将死壳及杂质清除干净,以免污染水体,造成循环。

抓住温度适宜的季节及早分苗养成。牡蛎属冷水性贝类,生长适温范围在5℃~20℃,适生长水温10℃~15℃。在适温范围内,牡蛎新陈代谢旺盛,对呼吸与排泄、运动与摄食、消化与生长、性腺发育与繁殖均产生作用。因此,当水温达到5℃以上、20℃以下时应及早分苗养成,经过缓苗之后可以及时进入快速生长期。

变岸边分苗为海上分苗,以缩短脱水时间。

这些方法各有优缺点,养殖户可以根据养殖地及养殖面积等条件选择合适的方式进行养殖。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