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养殖用水好坏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
看水色
理想的水色:油绿色或茶褐色,表示水质肥瘦程度适中,含有较多易被消化的浮游生物。
不良的水色:浅绿、草绿、灰蓝等,表示水中浮游生物多为难以被消化的种类。
水华:水面出现一层云斑状有色漂浮物,适量的水华是肥水,但过多易导致水质恶化。
摸水感
正常手感:手摸水面无滑腻或黏腻感,水质较好。
异常手感:手摸水后感觉滑腻或黏黏的,说明水体很差,不适合养殖。
闻水味
正常气味:无异味或仅有泥巴味,表示水质较好。
异常气味:发臭、有腥味或臭鸡蛋味,表示水体严重受染,水质老化。
测水质指标
溶解氧:养殖水体中溶解氧含量应保持在4~8mg/L,低于4mg/L时水体可能缺氧。
pH值:一般控制在鱼类7.5—8.5,虾类7.8—8.6,蟹类7.6—8.0,pH值变化不超过0.5为水质稳定。
氨氮含量:氨氮含量过高会影响水产动物摄食生长,应定期检测并控制其含量。
亚硝酸盐含量:亚硝酸盐含量过高会危害水生动物健康,应定期检测并控制其含量。
总碱度和 总硬度:这些指标也应控制在适宜范围内,以保证水质平衡。
观察透明度
适宜透明度:养殖用水的透明度在20-40厘米之间,小于20厘米表示水过肥,大于40厘米表示水太瘦。
检查油膜
正常油膜:肥水池下风处油膜较少,且颜色为暗绿色或烟灰色,上午少下午多。
异常油膜:油膜过多影响池水与外界的氧气交换,应及时换水。
通过上述方法综合判断,可以较为准确地评估养殖用水的质量,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调控,以保证养殖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