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苗养殖打疫苗怎么打

鱼养殖打疫苗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浸泡法

主要针对幼小的批量鱼苗,规格一般在13cm以下。

操作过程:每年秋末至次年初春,当水温稳定在10-15℃时,即可进行浸泡接种。将疫苗倒入杯中,按说明书加适量清水、食盐、生石灰搅匀成疫苗液,然后倒入鱼苗池中浸泡20-25分钟。为提高接种率,浸泡后的鱼苗须在12-18℃的水中连续饲养20天以上。

注射法

主要针对经济价值较高、体型较大的鱼类。

操作过程:先将购回的疫苗原液摇匀,按1:10的比例加入生理盐水,再次摇匀备用。然后按鱼体大小注射相应的剂量,通常250克以下的鱼注射0.3ml,250克以上注射0.5ml,同时,将注射深度控制在0.2-0.5cm为宜。此外,为了便于注射,可通过休眠和麻醉两种方法将鱼的活动量降低。休眠法即将水温降到5℃以下,使其处于休眠状态;麻醉法即使用乙醚、普鲁卡因、丁香酚等药物,使其暂时“休克”。

口服法

主要针对大规模鱼群。

操作过程:把疫苗混入饵料中喂食鱼类,虽然方法简单易操作,但是易受水温、水质、鱼类体质等多种因素的制约,效果不太理想,因此不太流行。

后肠灌注

又叫肛门灌注,可以将未包被的疫苗直接送到鱼体肠道疫苗注意的摄入区域,省去了对疫苗的一些处理工作,减轻鱼体机械损伤,但该接种方式耗时间长,工作强度大需要对每一个免疫对象独立进行操作,不适合于大样本的群体免疫。

建议

选择合适的疫苗:根据养殖鱼类的种类和疾病风险,选择相应的疫苗。

注意接种时间和条件:选择适宜的温度和时间进行接种,以提高接种效果。

操作规范:确保注射和浸泡过程中的操作规范,避免对鱼体造成损伤。

后续护理:接种后,应加强对鱼群的观察和护理,确保鱼体健康恢复。

通过以上方法,可以有效提高鱼类的免疫力,减少疾病的发生。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部分文章是来自自研大数据AI进行生成,内容摘自(百度百科,百度知道,头条百科,中国民法典,刑法,牛津词典,新华词典,汉语词典,国家院校,科普平台)等数据,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

为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