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产蛋鹅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光照和温度管理
鹅对光照和温度非常敏感,产蛋率会随光照时间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春秋季节光照时间长、温度适宜时产蛋率高。
夏季高温时,需要给鹅舍降温,提供充足的清水;冬季则需做好防寒保暖措施,适当补充光照和人工补暖。
光照时间每天不应少于13小时,产蛋高峰期应保持15~16小时光照。
饲料管理
饲料要多样化,定时定量投料,满足产蛋鹅的营养需求。日粮组成大致为青料20%~30%、谷料50%~60%、粗料10%~15%、蛋白质饲料20%~30%、矿物质3%~5%。
在产蛋高峰期,可以适当增加饲料中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的含量,晚上可多喂一次精料或任其自由采食。
放牧管理
产蛋期母鹅行动迟缓,放牧时只宜跟随走,不可急赶。尽量少走坡地和高低不平的路,避免腹内和输卵管内出血。
根据鹅的采食积极性,放牧时间应早出晚归,放牧到八成饱时应赶至水源处饮水戏水。
在产蛋期,可以在早晨和傍晚进行放牧,中午回舍休息并投给青料。
补充光照
补充光照可以刺激鹅的生殖激素分泌,提高产蛋量。一般每日光照时间要达到12-14小时,照度每平方米鹅舍面积为2-3瓦。
舍饲与运动
舍饲为主,放牧为辅,定时不定量饲喂,确保鹅吃好吃饱。产蛋期应多喂几次,并加喂夜食。
舍内要有一定的放牧运动时间,让鹅得到充足的觅食、光照、洗浴和交配。
疾病防控
定期对养殖场地进行消毒,保持鹅舍的清洁卫生。
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和驱虫工作。
及时隔离治疗发现的疾病,防止疾病扩散。
淘汰与更新
蛋鹅的产蛋率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下降,适时淘汰低产蛋鹅,一般利用年限为三年左右。
通过以上管理措施,可以有效提高产蛋鹅的产蛋量和养殖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