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圆大田螺的养殖方法如下:
场地选择
中华圆田螺适合在稻田、浅水沟、低洼地、湿地等地方养殖。要求水源充足、无污染。
池塘建设
池塘面积3~5亩,池深1~1.5米,坡比1:3,底质为砂质土且淤泥不深。池塘周围应有无工业污染的河道水体。
池塘应设有进排水系统,并安装防逃网以防止田螺逃走。池中可种植水草或水浮莲供田螺栖息。
种螺选择与放养
种螺应选择色泽淡褐、壳薄、体圆尾钝、无破损、活力强的鲜活螺。种螺来源可以是市场购买或从自然水体中收集。
放养密度一般为每平方米100~150个种螺,雌雄螺比例约为3:1。放养前需进行清塘和施肥。
饲料投喂
田螺的食物包括发酵的有机肥(如鸡鸭猪牛粪肥)、新鲜菜叶、瓜类等。投饲量一般按田螺总重的1%~3%计算。
可以在池塘中种植一些水花生、水莲、浮萍等水生植物,供田螺隐蔽栖息和摄食。
日常管理
保持水质鲜活,定期更换水,保持溶氧量在3.5mg/L以上。夏季可在池塘边种植牵藤的瓜果供田螺遮阴。
防止鸭、鼠等动物进入池塘捕食田螺,并注意防止田螺外逃。
繁殖与捕捞
田螺在春季水温升至15℃时开始活动与摄食,4月开始繁殖,7月至8月为繁殖高峰期。雌螺每只每次可产15~35个小田螺。
田螺生长迅速,一年后可达3~5克以上,达到一定重量后即可分批采拾上市。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地进行中华圆大田螺的养殖。在整个养殖过程中,保持水质清洁和稳定,定期清理池塘,合理投喂饲料,并做好日常管理工作,是提高养殖成功率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