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冬天鱼塘养殖中,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来确保鱼类安全越冬:
设障避害:
在鱼塘北边用木竹棍打桩围上编织袋或稻草秸秆,设置人工屏障来抵挡北风。
施粪升温:
每亩水面投施畜禽粪便500千克左右,利用肥料发酵、分解、释放出热量的原理来升高水温。
烟熏制暖:
在白天北风呼啸、夜晚有霜冻的前兆时,将湿稻草、柴火堆放在鱼塘岸边生火熏烟来制造暖和气氛、减弱霜冻程度。
投放水草:
冬季往鱼塘投放一定数量的水草,让鱼在草丛中取暖驱寒。
注水增温:
在气温较高的晴天午后,将浅水面经日晒升温的浅水注入鱼塘。
调节水位:
冬季池塘内水位的高度对养殖动物有较大影响,应提前加注新水,将水位提高30-50cm,以减缓水温的下降速度,提高水产动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加设温棚:
在鱼塘上方搭建温室或防风棚,可以有效减少冷空气对鱼塘水温的影响。温室或防风棚的设计应考虑到通风和光照的需求,以确保鱼塘内的水质和光照条件适宜。
肥水保温:
通过合理施肥,培养适量的藻类种群,可以提高水体的保温性能。同时,藻类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也是鱼类生存所必需的。
合理放养:
根据养殖状况及市场行情预判,合理制定下一年度养殖计划,及时做好放苗前的池塘清淤、修整与消毒工作。选择体表无损伤、活力强和经检测不携带特定病原的苗种放养,苗种放养前要适时加水、肥水,保证苗种进池后有适口的饵料生物。
水质管理:
定期检测养殖水体溶氧、pH值、氨氮、亚硝酸盐等指标,保证水质清新,溶氧在5mg/L以上,pH值在7-8.5,透明度在40-50厘米。
日常管理:
勤检鱼病,发现问题及时处置,拉网时动作要精细,防止鱼类带病、带伤越冬。同时,在结冰期间要定期破冰通气,为鱼类提供足够的氧气。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地保障鱼塘的安全越冬,减少因低温环境带来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