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鱼在水库养殖的管理要点如下:
放养时间
最佳放养时间为春季或秋季,此时水温适宜,有利于青鱼的适应和生长。
放养密度
根据水库的面积和水质条件,合理规划放养密度。一般来说,每亩放养密度应保持在500-800尾左右。
在一些情况下,如二龄鱼种的放养,放养密度可以达到7500尾/hm²。
放养大小
放养大小应根据养殖目的来决定。如果是为了快速养殖和出售,可以放养较大的年龄和体型的鱼苗;如果是为了长期养殖和获得较高的产量,可以选择放养较小的鱼苗。
放养方式
青鱼可以通过直接放养或间接放养的方式进行。直接放养是指将鱼苗直接放入养殖水库,间接放养是指先在养殖水库中放入活饵,再放入鱼苗。选择放养方式要根据实际需求和经济成本来决定。
水质调控
青鱼种刚放入水库时,水深应保持在80cm左右,以后逐渐加深池水。高温季节每15天泼洒生石灰水一次,生石灰用量约为300kg/hm²。
水质透明度应保持在25-40厘米之间,保持水质清洁,定期消毒。
鱼种选择
选择无伤、无病、体格健壮、规格整齐的青鱼鱼种。放养规格在200~250g的青鱼鱼种900~1100尾,搭配放养白鲢鱼种200尾、鳙鱼鱼种50尾、彭泽鲫鱼种50尾。
饲料投喂
选用正规商家销售的青鱼专用颗粒饲料,每次投喂的位置和时间要固定,可以盖一个喂食台,有利于鱼类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投喂量一次不宜过多,避免青鱼消化不完出现其他问题,可以多喂几次,确保每条青鱼都能吃饱。
养殖环境
选择交通方便、水面宽阔的地方进行网箱养殖,进出方便,养殖环境好,且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养殖成本。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提高青鱼在水库的养殖效果和经济效益。建议在实施过程中,定期检查水质和鱼群健康状况,及时调整养殖管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