鹌鹑的养殖方法如下:
保温
出壳后的小鹌鹑需要保持35℃左右的温度,以保证其舒适的生活环境。可以使用育雏箱,并观察其呼吸和张嘴情况。
饮水
鹌鹑出壳后,待其乳毛干透,先给予高锰酸钾溶液水,以杀死母体携带的细菌,然后更换为清水。饮水槽中可以放入木棍或小石子,确保鹌鹑能够顺利饮水。
开食
在饮过水后2小时即可开食。初期可以使用小鸡饲料或纯玉米粉、麦粉等饲料,搭配煮熟的蛋黄调成糊状喂食。也可以直接将饲料撒在垫布上,让鹌鹑自由啄食。
温度控制
孵化后的前3天温度控制在36-37℃,4-10天为32-35℃,之后每周下降2-3℃,直至降至20-22℃的常温环境。
湿度控制
鹌鹑育雏前期湿度应控制在60-65%,随着鹌鹑排泄量增加,湿度可降至55-60%。
光照管理
雏鹌鹑每日光照时长应保证14至16小时,有助于其采食和生长发育。成年鹌鹑的光照时长可减少至12至14小时。
饲料投喂
雏鹌鹑开食初期可喂食蒸熟的小米、玉米粉等,逐渐过渡到配合饲料,确保饲料中含有足够的蛋白质、能量和维生素。每天喂食两次,提供充足清洁的饮水。
疾病防控
定期打扫鹌鹑舍,做好消毒工作,按时接种疫苗,预防常见疾病如新城疫、禽流感等。
养殖密度
雏鹌鹑养殖密度不宜过大,1周龄内每平方米可养100至150只,随着长大逐渐降低密度,成年鹌鹑每平方米养30至40只左右。
选地建舍
选择通风良好、干燥且安静的地方建舍,鹌鹑舍应设有育雏室、育成室和孵化室,保持舍内干燥整洁,做好防逃措施和防天敌措施。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地养殖鹌鹑,确保其健康生长和高产蛋量。